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观摩感
作者: 郭靖远   相清清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吸水率   艺术陶瓷   美术设计   软质瓷   精陶   日用陶瓷   紫砂陶   地方特色   陶瓷美术   艺术陈设  
描述: 的.其中,富有地方特色的淄博色瓷;景德镇的传统青花瓷、薄胎瓷;洁白高雅的湖南高档成套瓷;富丽堂皇的唐山喷彩;栩栩如生的石湾美术陶;枫溪的玲珑剔透通花、捏雕俊美的仕女瓷雕;浙江龙泉青瓷;江苏的紫砂陶等等都获得极高的评价.
吹青与吹红
作者: 陸明華   来源: 上海博物馆集刊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优势种   中蜂   地方品种  
描述: 吹青与吹红是景德镇瓷器单色釉的两种施釉工艺。据清《南窑笔记》所载:"吹青、吹红二种,本朝所出。"从而判断为清代初期的创造。清康熙年间由法国耶稣教会派来中国并在景德镇居住过七年的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汉名殷弘绪)给教会的两封信中的第一封信写道:"吹红……其制作方法如下。预先准备红料和管子,把管子的一端用
江西省召开加工质量评比会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料工业   萍乡   压块   地市   南昌市   景德镇市   废钢铁   金属回收   宜春地区   加工质量  
描述:地市金属回收公司加工厂,对今年上半年废钢铁轻薄料加工压块质量,进行了抽样评比捡查,历时七天。总分按110分计,评分结果是:宜春地区102.1分;萍乡市101.8分;南昌市99.1分;九江地区96.2分;景德镇市85.9分。宜
试论《桃花扇》中的杨龙友形象
作者: 孙应杰   沈新林   来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侯方域   历史事实   政治斗争   地主阶级   孔尚任   明王朝   杨龙友   桃花扇   南京   政治事件  
描述: 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往往因其性格的复杂性而引起争议,这是中外文学史上常见的现象。清代剧作家孔尚任笔下的杨龙友也是如此。这个在《桃花扇》中来往于正反两方面人物之间,起着穿针引线作用的重要角色,正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典型,因而对他的评价就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他是八面玲珑、两边讨好的政治投机分子;有的认为他是趋炎附势、助桀为虐的无行文人;有的认为他是处世圆滑、祸心深藏的帮闲帮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大多数把
商标贴花纸凸版彩印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科技简报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定位   东阳市   地方特色   雕塑艺术   城市建设  
描述: 商标贴花纸凸版彩印
隆庆青花缠枝莲纹瓷熏盒
作者: 李新铭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家庄地区   官窑   壁厚   青花色料   正方形   明代   镂空   收购   文物   河北省  
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文物商店在收购工作中征集到明代隆庆官窑青花熏盒一件。熏盒为正方形,通高11、边长11.6、壁厚0.6厘米。盒盖隆起,中间镂空一古钱纹
贵州思南明代张守宗夫妇墓清理简报
作者: 刘恩元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丝织品   平整土地   初步鉴定   牡丹   夫妇   茶色素   贵州   省博物馆   明代   四肢关节  
描述: 张守宗夫妇墓位于贵州思南县河东公社万胜山顶,乌江河东岸,与思南县城隔河相望。地面残存一石围土冢,冢前清理出残碑和浮雕人像数块,地面存石华表两根(一根已残断),华表顶端有石狮。 1980年3月,社员平整土地时发现该墓。省博物馆派人进行清理,现将清理结果整理如下:
五彩的河 工人歌曲集
作者: 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 工人出版社合编   来源: 工人出版社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选集)   年代:   中国   学科:   现代   群众歌曲(地点:  
描述: 五彩的河 工人歌曲集
太湖石与花石纲
作者: 杨曹溪   来源: 大自然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赏石   白居易   园林建筑   太湖地区   太湖石   石灰岩  
描述: 太湖石简称湖石,因产于太湖而得名.湖石颜色青灰,多孔而玲珑剔透,在园林建筑中常用来垒池叠山,点缀亭榭,是一种名贵的观赏石.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篇《太湖石记》,说太
漫谈福州脱胎漆器
作者: 郑祖斌   来源: 中国生漆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朝乾隆   福州漆器   泥模   沈绍安   脱胎漆器   地方风格   装饰技法   工艺美术品   江西景德镇   漆器工艺  
描述: 福州脱胎漆器是一种精美的综合性工艺美术品。它继承了中国几千年漆器工艺的优良传统而又不断发展创新,日臻完美,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和绚丽的民族色彩。历来以质地轻巧,造型雅致,光泽照人,做工精细而闻名中外
< 1 2 3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