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珍爱人生
作者: 习雪   来源: 少年月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之花   热爱生命   有生活   一曰   不如意   在远方   路漫漫   令人  
描述: 谁不爱枫叶红色的火焰,谁不爱草原绿色的地毯,谁不爱田野金黄的麦浪,谁不爱蓝天白云的画卷。然而,你是否爱过你正在度过的五彩缤纷的人生?人生是短暂的,人生却是精彩的。短暂的人生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顶端闪烁璀璨;精彩的人生让代代相传的生命之花呈现壮丽鲜艳。少年不再来,一日难在晨。人生苦短,与历史长河相比,仅是一个小小的浪花。人生几十个春秋,转眼就是百年。少年时,风华正茂,切记这个道理,珍爱人生,才会热爱生命;珍爱人生,才会有生活的蓝天。
雨水的黄昏
作者: 许超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推杯换盏   归巢   五彩斑斓   在远方   马蹄声  
描述: 雨水,并不会加重一切。相反,许多事物都是因为雨水而更加灵动、飘逸。像这个黄昏,我遭遇到的两只蝴蝶,是她们的轻盈,让我对黄昏有了更加美好而深刻的认识。 黄昏,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到来,像是许多事情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发生。比如雨水,九月的雨水,九月的黄昏,九月的人群,蜂拥而至。这个时候的雨水更像是一个形容词,去尽力地修饰着一座城市的平庸与乏味。 我站在窗台前,看着雨水在雨篷上欢快地跳着舞蹈,很快,这条古老的街道便被无数的伞撑起,整座城市在瞬间变得五彩斑斓,缓慢的步伐,疾走的身影,不停地交错着在眼前变幻。
古典语言中的个体观念:读毛锎的油画
作者: 赵子龙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醒   超现实   怀斯   革命意识   讲道理   表现主义   何多苓   中国生态   在远方   象征主义  
描述: 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毛锎带着中国"70后"一代人的典型气质:根深蒂固的理想主义,深谙中国生态的现实主义,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观念缝隙中形成了一种挣扎、冲突的动态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使得他与世界的关系处于持续的反思、确信、再质疑、再确信的状态中,使他的思考方式呈现出某种开放、不确定的特点,这在50年代、60年代的人看来似乎是不稳定的,但对艺术家而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状态。同时,这
多梦的季节(组诗)
作者: 宋炳龙   来源: 大理文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雨潇潇   玫瑰刺   采花   采莲   如水   七窍玲珑   天地之间   游来游去   刺玫瑰   在远方  
描述: 在路的那头路的那头升起玫瑰色的曙光血色的闪烁从夜里走来照亮了通往遥远的思念醒来的思念如血色的玫瑰在心间呐喊流着悬念的潮水泛滥泪水模糊了眼睛是血色朝阳铺开了玫瑰色的道路在远方路的那头繁花似锦要采摘鲜花就不要怕带刺玫瑰刺破采花的手采一朵血染的风采绚丽了爱情的岁月在路的那头。心事在荷花盛开夏天的荷花吐艳了缠绵的心思展开花瓣把心里的秘密曝光在太阳下面心灵的呼唤向着灼热的夏天捧献出烁热的心思鱼儿在莲蓬下窃窃私语荡起心潮的涟漪开得太晚的并蒂莲把相思藏在心里即使藕断了还有藕丝相连七窍玲珑的莲根可以做成一支玉笛吹奏出晚霞盛开的傍晚。
因为我是蒙古人(组诗)
作者: 白涛   来源: 草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蒙古人   叶尼塞河   欧亚大陆   百世流芳   我自己   在草原上   唐诗宋词   克鲁伦河   在远方   谣曲  
描述: 因为我是蒙古人 因为我是蒙古人 内心深处好像总有一段故事 一些话语 想说给一个人听 这个人一定最知心 懂得我内心为什么 总是有一分小小的哀伤 像一匹马戴着索绊 还在抬头朝远处张望 很多人没见过马会流泪 很多人不知道马为何流泪 一个知道我为何流泪的人 在远方 与我隔着万水千山 我们曾经一起流过泪 我们为彼此解开了索绊 在草原上撒欢打滚 拼命向开阔地奔跑 梦醒时分,我一个人留在了空旷的 草原上 一匹马,戴着索绊 慢慢向我靠近 蒙古人的草原 蒙古人的草原 是真正的草原 蒙古人的草原 是完美的草原 蒙古人的草原 在欧亚大陆的东方 这是鹰隼飘游的荒野 曾经浩荡滚涌的河流 沉沉远去了 干河床空空荡荡 沙尘升腾 蒙古人的草原 是真正的草原 蒙古人的心比草原辽阔 比湖水深沉 因为他们知道 远去的流水还会回来 远去的歌声 总会回还 像曾经远去的苍色狼群 彼此的呼唤从未间断 面对干旱的荒原 一场骤然而至的暴风雨 是多么令人愉快 一棵蒙古树 一棵蒙古树 长在儿时记忆里 也长在自己的童话中 奶奶说,它好大好大,好高好高 在高原大地和苍天腾格里之间 站着 我听说,这大树 奶奶小时候扎着蒙古辫儿 从里边伸出小脑袋 跟她的妈妈要奶酪吃 这大树,爸爸妈妈从中间穿行而过 走向了四方 去感知风雨和狂沙 现在,我把女儿安放其中 她在大树清清的脂香中安然入梦 她一定梦见了她的奶奶,我的奶奶 若隐若现的谣曲与乳汁,树脂 山野气息一样的芳香让她深深陶醉 而今,这大树老了 干瘦而虚弱的身体空空荡荡 在风中摇晃 远远望去,和我的满脸皱纹的奶奶一样 弯着腰,蹒跚着,呼唤着 朝我走来 一座大山 一座大山的后面 隐约着一片辽远 大山褪尽了植被 只剩下肌骨 如一片遥远的记忆 留下简单的轮廓 大山是名山 横贯西东 连接南北 南北的风景和东升西落的日月一样 迥然不同 这就是大山巍峨之所在 也是大山美名流芳的某种诗意 我就在这大山的脚下 每天晨起就习惯于默念 有关于它的唐诗宋词 虽然有时只有浅浅的几句 我也和它一样 感到自己也开始了百世流芳 大梦初醒时分 大山依然站在那里 我却感到我自己 和那些精干的唐人绝句一样 在平平仄仄中 进入了人生 最后的一片 灯火阑珊 我们的眼睛 在草原,在森林 我的兄弟,我的姊妹 他们的瞳仁上一层层划过 呼伦湖的达赉 阿尔泰的金徽 西拉木伦的镶黄 锡林郭勒的正蓝 我的兄弟,我的姊妹 在草原,在森林 他们的眼睛忍受过沙尘的洗礼 风沙漂染过五彩的瞳仁 从东方的亚洲高地开始,向西 从额尔古纳河克鲁伦河 到叶尼塞河鄂毕河伏尔加河 马背上涌动着的梦幻 被河流与山脉吸引 沿着这些河流与山脉的走向 一些人消失了,在茫茫草原上 闭上了美丽的眼睛 一些人牵着马队加入到别人的马群 而另一群人,他们走得最远 在最广阔的地方 经历了最伟大的时代 他们的内心 因一双眼睛而变得丰满轻柔 这双眼睛 曾经站在了帕米尔与乌拉尔之巅 又被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的风水深深迷惑 还是这群人,我的兄弟,我的姊妹 他们走得最远 见过最辽阔的风景 在最遥远的地方 在最欢乐最忧郁的时候 他们的手上也捧着自己故乡的名字 在陌生的河边留下了他们的歌声 在起伏的山涧留下了马蹄的叮咚 沿着山脉沿着河流 回归到家乡 互相凝视的瞬间才突然惊讶 彼此的瞳仁 竟然是如此的不同 从此他们的眼神中间有了一种 羞赧,深邃 (白涛,男,蒙古族,1959年生,祖籍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
时代新曲:论刘新华艺术风格
作者: 李夏夏   来源: 建筑与文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工笔重彩   刘新华   艺术风格   海外游子   在远方   新曲   中国画发展   中国美术馆   日本画  
描述: 第一次近距离观赏刘新华先生的作品是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的"中国工笔二十人邀请展"上,《故土》和《故乡月》,那冷灰的色调中一个个收割后的棒子杆,歪歪斜斜、虚虚渺渺地消失在远方的朦胧雾气之中。让人心中不免生出一股凄凉之感。这不仅是一张画,是一支曲,一部故事!那是根对土的眷恋,寄托的是一个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思念。具有这样感染力的作品,是用生命在讴歌大自然,在诉说着自己内心的世界。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