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国故】搜索到相关结果 22 条
-
故国与国故经典与精神 解读蔡志松的雕塑《故国》系列
-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故
雕塑作品
艺术沙龙
美展
解读
网络媒体
中国当代
精神
-
描述:
蔡志松的雕塑《故国》系列所引起的反响在中国当代雕塑作品中还不多见。无论是在巴黎秋季艺术沙龙获奖,在全国美展获奖,还是被大众所误读,在网络媒体惹出众多非议,都在说明他的作品的成功。成功的标志不只是获得了奖项,更在于它所引起的多方面关注。盛赞与争议都是由于作品受到关注乃至被震动的结果。如果一件作品摆在那里,观众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说明这件作品未能提供任何新的和值得关注的因素。
-
融入中国元素,讲述中国故事卡琳娜·希尔(Karina·Kiel)在中国的一次创作
-
作者:
Karina Kiel
来源:
人像摄影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尼康
出故事
希尔
就是你
Kiel
Karina
小仙女
中国故事
颜色选择
状态变化
-
描述:
俄罗斯儿童摄影师卡琳娜·希尔(Karina·Kiel)擅长田园油画风格的创作,这次受邀来中国,她尝试了一次全新的创作。在这次创作中,她第一次拍摄中国小朋友,在拍摄风格上除了延续以往的风格,还融入了中国元素。2015年10月的一天,路克老师突然打电话给我,希望邀请我来中国进行摄影课程的分享讲座。12月份,我和我的先生一起来到了广州,沟通2016年2月上海开课的事情,也进行了一些拍摄创作。
-
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遗产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文化遗产日
历史记忆
心灵感悟
文物普查
中国故事
国家文物局
保护
-
描述:
4月18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主场城市为景德镇。文化遗产日的口号分别为“瓷都千年薪火相传”“保护遗产留住乡愁”“寻找历史记忆做好文物普查”“保护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化遗产添彩美丽中国”和“用心灵感悟文化以行动保护遗产”。
-
“景德镇陶瓷”题材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
作者:
常静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策略
中国文化
历史
传播效应
中国故事
题材
纪录片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景德镇陶瓷"纪录片发展现状瓷题材纪录片,虽然表面上是对瓷历史的呈现,其实是对中国文化的挖掘,传播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古老的历史背景造就了"景德镇陶瓷"题材纪录片独特的传播效应,一系列的政策环境
-
景德镇:用陶瓷讲述中国故事
-
作者:
吴锺昊
来源:
瞭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陶瓷
产业高端化
景德镇
品牌化
日用陶瓷
中国故事
高技术陶瓷
附加值
-
描述:
“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手工制瓷和高技术陶瓷,提高日用陶瓷、艺术陶瓷附加值,促进陶瓷产业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
-
新蓝圆珠古韵青花:刘新“圆珠笔·青花瓷”绘画欣赏
-
作者:
留影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欣赏
刘新
周杰伦
年轻人
《青花瓷》
中国故事
古韵
圆珠笔
-
描述: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正是周杰伦的这首《青花瓷》,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知晓了青花瓷和与青花瓷相关的中国故事。刘新,很久以前便喜欢收藏古『B瓷器,尤其喜欢收藏
-
“圆珠笔·青花瓷”
-
作者:
刘新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欣赏
刘新
周杰伦
年轻人
《青花瓷》
中国故事
古韵
圆珠笔
-
描述:
“圆珠笔·青花瓷”
-
中国“百慕大”水域发现明青花瓷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欣赏
刘新
周杰伦
年轻人
《青花瓷》
中国故事
古韵
圆珠笔
-
描述:
中国“百慕大”水域发现明青花瓷
-
中国陶瓷故事域外阐述方式研究
-
作者:
孙静艺
王伦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故事
域外阐述
方式
中国故事
-
描述:
讲述中国故事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方式,中国陶瓷故事的域外阐述要采用合适的方式和策略,首先要转换话语体系、选取独特视角;其次要借助名家、名场、媒体的作用;此外要利用中国文化年、陶瓷孔子学院、陶瓷展会、陶瓷博览会等各种平台。
-
《瓷上中国》讲好中国故事
-
作者:
姚亚平
来源:
晚霞(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自觉
财政拨款
中国特色
文化自信
中国奇迹
中国故事
历史与现实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作家胡平的新作《瓷上中国》将景德镇置于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等多重坐标系中,从政治、经济、文化、工艺等多个角度探寻这个千年瓷都,为世人了解瓷文化、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瓷上中国》立足景德镇,反映的是中国特色、中国价值、中国奇迹,体现出作者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该书写出了景德镇的性格、景德镇的命运、景德镇的成功与问题。景德镇瓷业的主体是官窑,历来靠中央拨款。晚清时财政拨款锐减,接着西方工业产品走入中国,江南丝绸工业被严重冲击,景德镇陶瓷扛过了这一劫,靠的是用精细的产业分工摊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