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唐华】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传统文化构建当代艺术的生命精神:唐华伟的油画
-
作者:
赵欣歌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家
形式语言
传统文化精神
生命精神
绘画语言
唐华
艺术语言
文化构建
画如其人
-
描述:
唐华伟是我认识多年的朋友,是一位勤奋好学且有思想的艺术家。画如其人,人如画风。华伟自幼喜爱油画,他作画既有扎实的基本功,又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当下,掌握西方油画技巧的画家不在少数,但能画出油画的中国精神的人,寥若晨星。这一方面在于油画作为非中国社会衍生出来的艺术品种,具有先天的外来特性;另一方面,油画的形式语言与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如何调和,才能反映中国人的主观意趣和审美好尚,似乎可遇而不可求。
-
回望:品读“消逝的风景”系列油画
-
作者:
邓国皇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安门城楼
力量感
唐华
黑白色
历史感
中央美术学院
这一代人
中国的新革命
朦胧感
主色
-
描述:
唐华伟曾经讲述他的经历:"我是在厂区长大的,对工厂有深厚的感情,对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工厂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带有几分伤感,几分留恋。创作这些画,是一种对记忆的执着。"看唐华伟的这一系列画,很震撼,太宏伟了!大场景画面,深邃的空间,像一个昏暗的历史隧道。棕色和黑白色营造出一种似是而非的朦胧感,深深的俯纵感又使人视觉受到重重的敲击。巨大、高耸的烟囱,海浪一样的白烟,交错的铁栏杆,乌黑的煤山等,截取了大工厂的典型场景,但是,在雄壮、粗厉、苍劲的外表深处,透着激荡、悲壮和眷恋。大工厂曾经是新中国的希望,满载着国人的梦想。曾经有多少人为之奋斗,流
-
打破风景,寻找“点金之石”
-
作者:
亚历山德罗·里瓦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终极意义
这个世界
希格斯粒子
唐华
绘画语言
点金
历史时期
炼金
艺术语言
电视屏幕
-
描述:
相比其他历史时期,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纷繁复杂,我们的视野不时与虚拟映像(照片、视频、电视屏幕、互联网等)沟通交错,因而在艺术领域里逐渐失去了延续已久的风格。直到某个临界点到来后,我们这个世界即将面临失去其作为独立存在实体的危机,并将脱离人类过去一直在塑造而如今仍旧在塑造的形象。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是否还能够以艺术的名义谈论这个世界,告诉这个世界,描述这个世界?当传统艺术的景观濒绝在劫难逃,地缘和物理
-
精神的肖像:唐华伟的绘画艺术
-
作者:
丹青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我两忘
中国艺术家
唐华
令观
隐者
当代语境
油画界
视觉媒介
中国艺术研究院
言说方式
-
描述:
绘画在当下,早已不是时髦的表达方式。用绘画艺术作为视觉媒介的艺术家甚至显得传统与保守,可是当"装置""影像""行为"等新的表现形式也进入学院课堂,不再前卫,并且成为传统的一部分的时候,绘画艺术又与这些"新传统"一道,回归到同一起跑线上,面临着只有注入这个时代的新鲜血液才有可能获取当代意义的难题。与这些"新传统"相比,绘画艺术要想创造一种新的言说方式并进入当代语境中的难度更大,因为它曾经在悠长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