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哀悼基督】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你家有紫金股吗?
-
作者:
暂无
来源:
锦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开朗基罗
《哀悼基督》
乔托
-
描述:
"我们公司的清洁工大姐,她现在开着一辆宝马.有时候看见她开车出去,问她千什么去,她就说去买扫帚." 从国道进入上杭县,迎面的第一栋大楼,楼顶上是巨大的紫金股份4个大字,楼门口是一座令灿灿的铜牛雕塑--这是每一个进入上杭县城的人第一眼必然能够看到的景象,它以一种毫不遮拦的直率告诉人们,在这座人口不足二十万的小县城,紫金矿业这个中国最大的黄金类矿产上市公司,有着无法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
和廖斐聊天
-
作者:
向京
廖斐
来源:
锦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开朗基罗
《哀悼基督》
乔托
-
描述:
和一长住德国的朋友聊起,在德国都不好意思轻易叫艺术家,他去办签证的时候签证官字斟句酌地让他在职业一栏填了个“从事艺术工作”,相当于我们在六七十年代的称谓“艺术工作者”。 一晃毕业4年了,廖斐一伙年轻人到处接活、给外国艺术家做作品、一起攒展览、到处搬家……好像忙忙叨叨一直在做和艺术有关的事,包括最近做的“未知博物馆”项目,实在像些永动的艺术工作者。生活不容易,要做艺术还要养活自己。他们几个基本都是靠给业余班代课来养活自己和艺术,前面好几年要面对现实的各种压力,没钱做画框时就在纸上画画。廖斐有很多个画画的本子,里面布满作品的方案和富有哲学意味的小画,比起北京年轻艺术家的机会和焦躁,住在上海的廖斐们的时间被拉长了,我所熟悉的廖斐思索的脸上,镜片反射出城市最日常的景象,冠艺术的梦想就像虚无缥缈的乌托邦¡ A:大学毕业至今,你们一直是“集体劳动”。开始是班里的几个同学一起开公司,最近的“未知博物馆”项目又是和想法相仿的伙伴组成不确定的团队做作品。艺术家一般都是个体劳动,为什么你们会选择“集体主义”? B:2006至2008年这段时间,我和隋长江、吴鼎、夏国明、郑焕、孙晋等几个同班同学一块儿开了个叫“装载联盟”的雕塑公司,当时在一起的原因是大家感情很好,毕业后有活总是一起干,所以干脆就一块开公司了。
-
流动的『中国白』
-
作者:
刘三白
来源:
锦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米开朗基罗
《哀悼基督》
乔托
-
描述:
一 冯清风在窑口徘徊,粗布大褂上沾满瓷土.他双手抄在背后,不时弯下腰来,审视新烧成的白色茶壶,黝黑的脸上满意与失望的表情小幅度地切换--显然,他是一名老练的窑工.五年前,他和同村的三位合伙人一起承包了这座位于德化县蔡径村的龙窑.虽然从窑工进阶为"老板",他还是坚持每天和龙窑一同呼吸.
-
敦煌158窟《举哀图》与乔托作品《哀悼基督》的比较
-
作者:
张文静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哀悼基督》
《举哀图》
敦煌158窟
乔托
-
描述:
敦煌莫高窟第158窟开凿于中唐晚期,是雕塑和壁画融为一体的艺术杰作。壁画《举哀图》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表现了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物对佛涅槃后不同的反应和理解,与之主题一致的则是乔托创作的壁画《哀悼基督》。文章对两幅作品所表现的同一主题,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比较,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的创造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以及对宗教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这些都根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历史发展状况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