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齐水存天韵 宝山见空灵:钟齐宝陶瓷作品解读
作者: 子墨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山水画   象外之象   陶瓷   精神性   山水画家   瓷画   精神境界   澄怀味象   粉彩   宝山  
描述: 最初的瓷画山水,起始于何朝何代,笔者不能确认。但元时青花有山有水,明使五彩有水有山,清时粉彩山水兼备,倒是不争的事实。其实不论是纸帛上的山水画还是陶瓷上的山水画,都是一种追求精神性的艺术。从李成、范宽、董源、郭熙开始,山水画家就在追求着象外之象,那就是一种精神境界。南朝宗炳论画,就言圣人含道应物,贤人澄怀味象。绘画对于他来说,旨在畅神而已。
澄怀味象 超越鼎新:中国绘画转型期内的当代工笔画
作者: 乔宜男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思维   西方科学   工笔画   转型期   当代形态   中国绘画   传统形态   澄怀味象  
描述: 中国画有工笔和写意之分,长期以来,由于文人画的影响,一直存在以写意为高雅,以工笔为匠气的偏见,这种情况直到近代方有所改观。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工笔画的复兴是不争的事实,现在从事工笔画创作的画家队伍日益庞大,各种大展的参展作品和获奖作品中工笔画所占比重也日益增加。然而,当前工笔画创作固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但也潜存着诸多妨碍其健康发展的负面因素。过分靠近日本画的倾向曾经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困扰着中国工笔画的发展,近年来出现的新工笔,在给我们带来全新审美愉悦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缺乏传统内蕴、过分追求视觉效应、从内部消解传统文化之类的争论。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促进中国工笔画的健康发展,我刊本期特开设专栏,邀请部分理论家与画家,对当前工笔画的热点问题与现象进行讨论,从理论层面探讨工笔画的发展方向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并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且看市场
作者: 晓彰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市场   文人气息   中国绘画艺术   中国绘画史   审美趣味   写意画   澄怀味象  
描述: “工笔画在中国始终只是宫廷画师们粉饰宫殿的选择,而写意才是精髓。”有人曾这样评价工笔画与写意画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高下。还有人说,工笔画格调不高,有匠气,只有写意画才有文人气息,格调才高。的确,在以追求“澄怀味象”、“遗貌取神”为主流审美趣味的中国绘画史上,似乎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观点——工笔画的艺术价值要远逊于写意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