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味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齐水存天韵 宝山见空灵:钟齐宝陶瓷作品解读
-
作者:
子墨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山水画
象外之象
陶瓷
精神性
山水画家
瓷画
精神境界
澄怀味象
粉彩
宝山
-
描述:
最初的瓷画山水,起始于何朝何代,笔者不能确认。但元时青花有山有水,明使五彩有水有山,清时粉彩山水兼备,倒是不争的事实。其实不论是纸帛上的山水画还是陶瓷上的山水画,都是一种追求精神性的艺术。从李成、范宽、董源、郭熙开始,山水画家就在追求着象外之象,那就是一种精神境界。南朝宗炳论画,就言圣人含道应物,贤人澄怀味象。绘画对于他来说,旨在畅神而已。
-
《茶花栖禽图》粉彩瓷瓶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山水画
象外之象
陶瓷
精神性
山水画家
瓷画
精神境界
澄怀味象
粉彩
宝山
-
描述:
山茶花“裴回冰雪之晨,偃蹇浩霜之月”,有“艳而不妖”之誉,作品籍工笔之线描,重彩之色敷,写花丝中双鸟栖憩的画幅,诠释了花香鸟语的传统题材的文化底蕴,但章法程式上又渗以现代审美的元素,可谓“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
《春庭晓景》粉彩瓷瓶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山水画
象外之象
陶瓷
精神性
山水画家
瓷画
精神境界
澄怀味象
粉彩
宝山
-
描述:
作品取仕女赏春的情景片段,人物线描循守“遗貌取神”的金律,虽不见其容其貌,但愉悦之情和静如处子的精神内蕴却见诸笔端。兼之敷彩淡雅,中景刻划,有如凭栏相望,身即画中。[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