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员】搜索到相关结果 105 条
-
100万人再就业
-
作者:
李建国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就业工程
下岗工人
下岗职工
产业结构
再就业服务中心
富余人员
下岗人员
劳动力市场
国有企业职工
传统产业
-
描述:
100万人再就业李建国改革开放就像一个五彩的魔方,它使上海这个东方大都市的经济飞速地旋转起来,为此,那些阻碍旋转的因素被不可避免地调整、重组,一些人无可奈何地走下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中国人叫“下岗”),其中部分是因为这些人跟不上或者不适应“新的运转方式...
-
金以宏和他的废铁雕塑
-
作者:
薛立胜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姑娘
雕塑制作
美的真谛
小提琴手
水龙头
旧货市场
艺术品
芭蕾舞演员
具体与抽象
废铁
-
描述:
金以宏和他的废铁雕塑薛立胜我用小提琴讲述别人的故事,用废铁讲述我自己的故事”,金以宏如是说。金以宏,中央芭蕾舞团的专业小提琴手,50多岁的年纪,饱经沧桑的脸上印着自信和随和。和他交谈,你尽可随意聊来,聊生活、聊人生,丝毫不会有拘束感。约好和金以宏见面...
-
世间处处有亲人
-
作者:
福利
来源:
中国保安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昏迷
妇女
人事
河北
天津市
病人
保安员
证券交易所
精心护理
油画
-
描述:
一九九八年一月十六日下午,天津市河北区中民信天证券交易所内人海如潮。在大厅内突然有一妇女晕倒,不醒人事,手中皮包和一幅高档油画也全然不知地扔在地上,厅内顿时乱起来。在此执勤的保安员刘军、褚尊武见此
-
“楚市”新篇(上)
-
作者:
郭德湘
来源:
当代经济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亏吨
国字
黄冈市
内勤人员
红桃K集团
人民战争
精品名牌战略
卖断
营销工作
钢丝绳厂
-
描述:
凡是初次到武汉的人,除了必登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黄鹤楼鸟瞰江城外,还免不了要到座落在唐山之麓的“楚市”观光购物。别看“楚市”是一处小巧玲珑的景点,然而,她那楚式建筑,楚式门店,楚风楚情,无不将游人“拉”回到几千年之前繁华富庶的楚国市井商埠,使之流恋忘返。光阴如梭,斗换星移,几千年过去了,地处昔日楚国中心地带的湖北省,现今的市场流通境况如何?请随我们一起赴现代“楚市”逛一逛——
-
勤学苦练,功夫自现:记秦腔优秀青年演员丁小玲
-
作者:
张萍
鲁安澍
来源:
当代戏剧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秦腔
优秀青年
演员
卡拉OK
-
描述:
兴起的秦腔VCD,更把我带进了五彩缤纷的秦腔园地.渐渐地,通过反复欣赏与琢磨,一个音调甜润、光彩照人的旦角形象风姿飘逸地从我的音像柜中走了出来……她,就是我要访问的秦腔优秀青年演员丁小玲.
-
单枪匹马闯震区──记南京政院新闻系16队学员高岭
-
作者:
刘学努
来源:
新闻与成才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震区
运输汽车
高岭
新闻
张北县
画面语言
学员
《中国青年报》
张北地震
南京
-
描述:
单枪匹马闯震区──记南京政院新闻系16队学员高岭
-
鲜血凝成的问号
-
作者:
张大奎
来源:
正气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平顶山市
巷道
调度室
小煤窑
商城县
血凝
竹山县
救护队员
煤工
-
描述:
一声巨响,三柱浓烟冲出了井口。霎时间,山动屋摇,风啸人嗥黑暗一点一点地褪去,天渐渐亮了起来。远远看去,河南省平顶山市西北65公里处,散落在伏牛山余脉上的一座座铁架子,张牙舞爪,让人不知何物;走近了,原来是小煤窑的井上支架。顺着支架往下看,一洞洞黑乎乎...
-
老药新彩
-
作者:
暂无
来源:
医学文选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齐齐哈尔
学报编辑部
编辑人员
修改稿件
字斟句酌
三原则
美术工艺
编辑思想
再加工
加工锤炼
-
描述:
老药新彩
-
担心吊胆又一年
-
作者:
JoyceBarnathan
MichaelShari
常玉田
刘莉
来源:
商业周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烟雾
贬值
夏天
爪哇
公司
员工
卢比
旅游者
商店
车间
-
描述:
夏天以来,卢比贬值了40%,Seno Bacik公司经理买不起进口皮棉,十几个技师设计花布的车间关了门,员工们放假10天。
-
风雨红尘你走好
-
作者:
卢仁江
来源:
上海档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形象
经济利益分配
心理失衡
清贫寡欲
档案人员
身患绝症
东南沿海地区
红尘
雾笼罩
中西部地区
-
描述:
每天,当缭绕的薄雾笼罩着山城,大地还未来得及睁开惺忪的睡眼这际,便会有一位脸色苍白、形体干瘦的老妪,头顶残星晓辉,静静地开始了她的晨练。那般坚毅、那般执著。笔者常被这志与力凝聚、雕塑而成的立体形象所动。原来,这位老妪已年届古稀,身患绝症已有三载。她一次次面临着死亡,却又一次次地从死神的魔爪中挣脱出来。笔者问她,为何会下如此大的决心练功?答
<
1
2
3
...
6
7
8
...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