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棉花—新彩棉6号
作者: 王国城   孙昕路   李吉琴   来源: 新疆农垦科技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果枝节位   棉花   生长势   单株铃数   彩棉   生育期   中后期   果枝数  
描述: l特征特性生育期121d,植株筒形,株型较紧凑,Ⅰ型果枝,茎秆粗壮,茸毛较多,根系发达,叶片中等偏大、平展、深绿色;生长势前期较旺,中后期表现平稳。株高59.6cm,第1果枝节位4.5个,果枝数
诗意向往与现实处境——读徐晓燕的风景系列油画
作者: 徐虹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丰富想象   向往   印象派画家   诗意   自然景象   中世纪后期   油画  
描述: 从中世纪后期逐渐独立出来的风景画,经过几百年不间断的发展以后,已经变得不那么单纯了。自从印象派画家们将眼前的自然景象画得“比自然还自然”,使得完全要按自然原貌画风景的画家们感到“前途”无着。从此
在具象油画的抽象性语言中寻找空间
作者: 张剑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具象   抽象性语言   后现代  
描述: 在当今世界后现代大潮背景中,尤其在影像广泛充斥生活的时代,具象油画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也受到了严峻挑战。具象油画发展固然是个复杂的问题,就油画语言来说,具象油画在语言的抽象性中仍存在新的发展空间。油画的抽象性语言是指画家根据主题审美心理图式的取向对线条、形体、色彩等进行调整、变形、重构,使物象与心象处于一
化现化隐——写意风景油画自我阐释
作者: 高大钢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20世纪90年代后期   抒情特征   风景油画   风景写生   阐释   表现主义   写意化  
描述: 我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从压抑的表现主义画法中渐渐地由沉睡中醒来,开始创作一些从表现性绘画提炼出来的具有抒情特征的情绪写意的风景画,并不是现实的风景写生,也不是记忆中的风景,而是想象的风景——抽象写意化的风景,带有浓郁的抒情气质的风景。
博克手与新娘系列之一 布画油画
作者: 李波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20世纪90年代后期   抒情特征   风景油画   风景写生   阐释   表现主义   写意化  
描述: 博克手与新娘系列之一 布画油画
艺术新闻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艺术馆   美术批评   艺术家   批评家   现场表演   后殖民理论   艺术创作   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徐唯辛再现"历史中国众生相"2007年11月18日至12月2日,徐唯辛的个展"历史中国众生相"在今日美术馆展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徐唯辛最新创作的布面油画《历史中国众生相》,以63幅尺寸巨大
刘永刚的绘画和雕刻
作者: 水天中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界   雕刻   绘画题材   油画作品   刘永   乡土生活   牧羊   80年代后期  
描述: 国内美术界的人们对刘永刚也许并不都熟识,但提起他的一幅油画作品,我相信许多人都有深刻印象,那就是《北萨拉的牧羊女》。《北萨拉的牧羊女》创作于1987年,接连在几个重要展览中露面,给大家留下很深刻
摧毁:都市雕塑及其内部空间外翻的视觉冲击文化
作者: 杨乃乔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后工业文明   艺术批评家   艺术创造   后现代   物质实体   视觉冲击   当代艺术家   艺术形式   特里  
描述: 怀特里德的作品《房子》是对都市物质性的一次摧枯拉朽的反思。怀特里德通过对都市物质实体的反思,表达了她对房屋内部空间永恒记忆的深刻性。
山区教师有了跨区津贴
作者: 张云华   程万海   来源: 中国教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远山区   中心小学   山区教师   津贴   教代会   教师代表   后港镇   会议主持人  
描述: 2006年12月29日,虽然天气阴冷,还不时飘着绵绵细雨,可是江西省景德镇乐平市后港镇中心小学二届三次教代会会场却温馨而热烈。“在边远山区任教的教师每年享受800元、600元和500元不等的跨区津贴
探寻元青花流向“方位图”
作者: 孙欣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里红瓷器   景德镇   转折期   承前启后   制瓷业   青花  
描述: 元代是景德镇制瓷业日趋成熟、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期。元代景德镇青花、釉里红瓷器的成功烧造,对后世制瓷业的影响无疑是重大的,从而决定了明清制瓷业的发展方向,也奠定了此后景德镇成为中国制瓷业的中心地位。
< 1 2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