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后】搜索到相关结果 110 条
-
论后印象派保罗·高更绘画色彩的表达
-
作者:
璩梦杉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达
绘画色彩
高更
后印象派
-
描述:
本文首先梳理了高更后印象派绘画色彩理念的形成原因,通过对高更各阶段色彩表达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其绘画色彩转变的过程。其次探讨高更油画作品中绘画色彩的表达,并对其绘画色彩的表达案例分析。最后对后印象派保罗·高更绘画色彩进行总结。
-
丁衍庸篆刻艺术初探
-
作者:
毛春海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超越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否定
-
描述:
丁衍庸不仅精通中西绘画,而且也是一位深谙传统篆刻的艺术家。他在篆刻方面也同样取得杰出的成就,足以为二十世纪的篆刻史上的卓然大家,惟其篆刻艺术成就为画名所掩,不为香港以外的篆刻界所熟悉殊是可惜。相对于他的油画和水墨画,丁氏对玺印、篆刻的鉴赏、收藏兴趣很早便开始,大约1929年,这位不遗余力献身于现代艺术运动的西画家,发现了徐渭、八大山人、石涛、金农等独具风格的文人雅士,深深感受到中国书画及金石的博大精深,开始研究和收藏、甚至自学中国绘画,从此奠
-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 潘缨
-
作者:
潘缨著
来源: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研究
-
描述:
潘缨著的《潘缨(精)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丛书之一。该丛书共60册,包括60位中国艺术研究院有名艺术家的作品分集,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摄影、陶艺等多个艺术门类,作品质量较高,面貌各异。本册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有名国画家潘缨的作品集,共收入其作品60余幅及艺术自述一篇,创作思考两篇。作品基本上以立体的视角展现了画家艺术创作的成就和特色。本书篇幅宏大,视野开阔,风格新颖,颇具可读性和研究性,为中国画研究者及爱好者不可或缺的资料书和参考书。
-
珍贵的生活
-
作者:
《HOME绿城》编辑部主编
来源: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研究
-
描述:
《珍贵的生活》本书收录了来自各行业多位名士的采访文章,有作家麦家、王旭烽,油画家常青,雕塑家林岗,越剧演员茅威涛,芭蕾舞伉俪万琪武、陆卫苏,也有企业家宋卫平、寿柏年、吴亮、屠红燕、夏赛丽;有足球队主教练冈田武史,运动员石智勇、汪顺、潘飞鸿;也有心血管病医学专家沈法荣,眼科专家郑历、赵霞;还有退役老兵刘志远,新闻系教授沈爱国,诗人阿波,及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晏阿姨……他们都把满满的爱意传递给周围的人,并用自身的实践,向读者敞开一扇通往生活的大门。
-
琢像 薛苏北作品选
-
作者:
薛苏北著
来源: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研究
-
描述:
本书共分为:写实雕塑;抽象雕塑;浮雕;灵光乍现创意设计;拟像惠友工笔肖像;金玉良言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孙武、孕育、回娘家、俯首甘为儒子牛、早期教育、磨合等。
-
后印象派的色彩语言分析
-
作者:
葛晓芳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语言
油画
后印象派
-
描述:
后印象派油画有着独特的艺术语言,尤其是在对色彩的运用上,画家不仅遵循了人的视觉审美规律,还基于色彩的属性和潜在的语言,将自身的思想和意识展现出来。该文在后印象派油画中寻找色彩语言,分析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本质区别,总结特点,以品鉴其中独特的美感。
-
浅谈当代油画讽刺元素的表现
-
作者:
苏婉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读图时代
图像化
80后
油画
-
描述:
浅谈当代油画讽刺元素的表现
-
论中国风景油画的意境之美
-
作者:
刘宁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读图时代
图像化
80后
油画
-
描述:
论中国风景油画的意境之美
-
犹太人的“蒙娜丽莎”:1.35亿最贵油画背后的故事
-
作者:
墨菲
来源: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粗浆
用碱量
拉力差
高锰酸钾值
漂后白度
拟赤杨
漂率
冬瓜木
耐破度
薄页纸
-
描述:
它是犹太人的“蒙娜丽莎”,本是犹太富商出资为夫人所画的肖像,二战中被纳粹抢走,战后画作原主为了收回此作.甚至将一国政府告上法庭!最后,这幅传奇作品以1.35亿美元的天价成为世界上单幅最贵的油画,至今
-
后工业景观视野下的景德镇工业遗址再利用方法研究*
-
作者:
董翠
来源:
工业建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利用
设计方法
陶瓷工业遗址
景德镇
后工业景观
-
描述:
瓷都景德镇在建国后建设的诸多陶瓷厂房,现今被废弃使用,遗留下大量的工业遗址。从后工业景观角度出发,通过对景德镇陶瓷工业遗址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景德镇陶瓷工业遗址改造和再利用的动因,进而阐明后
<
1
2
3
...
5
6
7
...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