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后】搜索到相关结果 157 条
-
冊頁卷軸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沃霍尔
波洛克
后现代思潮
西方艺术史
现代艺术
西方当代艺术
传统分类
安迪
乌尔里希
理论探讨
-
描述:
在陈志光对传统花乌画的“现成品”进行搬用(或许应该用“转译”这个词更准确)时,笔墨并不是他重点关照的,尽管他也很在意笔墨。我想,陈志光关注更多的是空间。在这里空间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传统中国画的空间观念,二是雕塑的空间意识
-
油画思维的可能性
-
作者:
吴鹏举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强制标准
生活空间
民族历史
进步性
创作理想
目标指引
后现代
表达手段
艺术语言
世界一体化
-
描述:
进入当代以来,西方文化的脉络上作为"知觉相等物"的艺术观已经宣告终结。油画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如今,这种语言及规则的创造者和制定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往,因为把油画当作"知觉相等物"的表达手段已近乎完美,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出于对这一已经构成障碍的固定模式的突破,"作品所再现的对象成了表现有关它的事物的理由","不再有任何理由把艺术史看成是具有进步性的历史,表现观念的连续发展的
-
冷军作品
-
作者:
冷军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业素养
美术编辑
中国传统绘画
艺术
毕业后
语言规律
正常情况
安徽大学
美术作品
中国油画
-
描述:
作者自述:上世纪90年代,我一直在从事超写实绘画的创作,一张画一画就是几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绘画感觉框架之下的一个制作状态。这状态本身不错,但时间长了,人会疲沓,“画意”也会在无意间慢慢地丧失,还容易使人的绘画感觉变得迟钝。而感觉恰好是绘画中最重要的,如果艺术家在创作时失去了绘画的感觉,那就要出大问题了。写实性绘画如果缺乏传统画意的支撑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体,行尸走肉而已。对此我
-
谁的内心没有疤痕
-
作者:
游宇明
来源:
北方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笔会
断手指
《京华烟云》
上刀山
下火海
莱比锡
后下
种田能手
次品率
失恋后
-
描述:
有个朋友现在是服装店的小老板,离大富大贵还有一段长长的距离,但温饱早就不愁了。朋友以前的生活在我们看来真是惨不忍睹:5岁死了父母,依傍年迈的祖父母过活,挨过饿,受过冻,成年后下过最危险的私人小煤窑
-
悟不二之意趣——胡小军艺术谈片
-
作者:
林洁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风格
芥子园画谱
景德镇陶瓷学院
唐宋元明清
瓷板
吴带当风
溪山
陶艺创作
林风眠
后印象派
-
描述:
,使其在当代不失魅力,是无数迷恋国粹的当代人必需面对的课题[1]。从事陶艺创作三十年,陶艺家胡小军是如何解这个题的呢?自1986年进入景德镇陶瓷学院求学,胡小军再也未曾离开泥与火的世界,在浙江大学艺术系执教以外的几乎所有自由时间,都投给了创
-
张瑶作品欣赏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陶瓷学院
教育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后期制作
长春大学
插画作品
动画专业
作品欣赏
-
描述:
张瑶女,本科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硕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动画专业,曾在水晶石数字教育学院进修影视后期制作,现工作于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其插画作品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并刊登在多部漫画集中。
-
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
作者:
毛耀宏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发展
主要成果
发展脉络
建国后
新中国
读者要求
制瓷业
陶瓷艺术
合订本
陶瓷美术
-
描述:
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
中国瓷器之汝窑青瓷
-
作者:
孙圆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年希尧
北宋后期
宋代五大名窑
青釉
汝瓷
红木家具
刻花装饰
烧瓷
中国瓷器
耀州窑
-
描述:
万贯,不如汝瓷一片。”汝窑青瓷,实为收藏家梦寐以求的宝物。汝窑在河南汝州市,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有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釉滋润,天青色,薄胎,底有细小支钉痕。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明清两代品评
-
花间精灵
-
作者:
大俊
来源:
人像摄影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轮廓光
三维立体
主光
童话故事
后期合成
画面形式
三盏灯
神秘性
后期设计
思维局限
-
描述:
“花间精灵”主题拍摄,表现的是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颗公主梦:在五彩缤纷的童话故事里,自己非常漂亮、非常美,美得像精灵一样!为什么创作这样一组主题?因为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拍复古怀旧油画风格的儿童作品,这次我创作“花间精灵”主题,主要是想在创作风格上做一些改变,除了想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局限以外,更多地是想用一种轻快、柔和、亮丽的画面形式去表达孩子们的世界,展示孩子的天真,让孩子的世界多一点梦幻和色彩。
-
罗道玛特照相机(LORDOMAT)
-
作者:
鞠广才
来源:
照相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特
LORDOMAT
镜头筒
镜后快门
玛米亚
工艺精细
徕卡
快门速度
万能取景器
中心快门
-
描述:
罗道玛特照相机设计汲取了联邦德国各名机之精髓,又有自家独到之处。整机美观大方,秀气玲珑又有些怪异!实用方便快捷又可靠。相机材质优良,零部件制作工艺精细。它再现了日耳曼民族自尊、自信、自重又“固执”的风格!在相机制造上日耳曼人追求的是品质、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