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后】搜索到相关结果 159 条
-
中国古代雕塑潜理论撮要
-
作者:
滕小松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雕塑
以天合天
朱熹
雕塑史
独立地位
文人士大夫
雕塑理论
雕塑家
中国人民
绘事后素
-
描述:
雕塑理论,在中国一直没有自觉意识,更没有独立地位。相比浩瀚的书学画论,雕塑理论在中国艺术史册上大概是只言片语;相比浩博的雕塑作品,雕塑著述在中国雕塑史海中也只能是暂付阙如。造成雕塑理论匮乏的原因肯定很多,但有一点可能是最为直接的,那就是:雕塑在中国古代被视作工匠们的"皂隶之事"
-
极致的延展——雕塑教学中的超写实技巧
-
作者:
张弦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写实雕塑
雕塑教学
后期加工
细节刻画
-
描述:
超写实雕塑艺术在上世纪中期才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流派。除了讲求对塑造的整体控制外,挑战极限式的细节刻画是其作品的主要特征。将超写实技法运用到雕塑教学中并成为一门课程,在各大艺术院校中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较早起步。本文将从大纲设置、教学目的、成果展示等方面简要的介绍这门课程。
-
犹大的画像
-
作者:
叶仲健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年轻人
《最后的晚餐》
画像
-
描述:
这天,礼拜结束后,有个叫乔治的年轻人在教堂的甬道处停下脚步,昂着头,欣赏起挂在墙壁上的那幅《最后的晚餐》。 “你知道哪个是犹大吗?”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乔治回头一看,原来是刚才在台上讲道的老
-
寻找克里奥帕特拉
-
作者:
奇普·布朗
王晓波
来源:
华夏地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洗衣店
克里奥
小行星
地中海
布鲁姆
老虎机
评论家
埃及艳后
-
描述:
埃及艳后今何在?难言,难言!诚然,她无处不在,她的名字——克里奥帕特拉——己成为不朽,被广泛用来给赌博老虎机、洗衣店、桌面游戏、艳舞女郎冠名,甚至地中海的一个污染监测项目也叫这个名字。顶着她名头
-
新图像的上下文——关于“混搭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的对话
-
作者:
鲁虹
孙振华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模式
图像化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艺术表现
艺术史
后现代主义
中国当代
绘画性
油画
-
描述:
鲁:根据特定的学术定位,深圳美术馆自2002年以来,接连策划了一系列当代油画展,并出版了相关画册。它们分别是"观念的图像"展、"图像的图像"展、"嬉戏的图像"展与"历史的图像"展等等。其实,策划这一系列有着上下文关系的展览,一方面是为清理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线索,另一方面是为了对出现于中国当代油画乃至中
-
独白的见证——刘国夫油画作品读后
-
作者:
王林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见证
读后
失落
艺术家
画面
表现主义
创作
作品
独白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1985年刘国夫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时,正是新潮美术风起云涌的年头。他似乎对高举反传统旗号的青年运动不感兴趣,而是避开热闹的中心城市,远走他乡、四处云游,去做了些与艺术无甚关系的其他事情。当他重返画坛的时候,一切均已逆转:充满人文热情的文
-
Modern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CAFAH泛主题展”
美国纽约托卡黛罗芭蕾舞团访华巡演
“小运动”
80后艺术家作品展
生息艺术展
-
描述:
生息艺术展 本次名为“生息”艺术展作品涵盖油画、短片、摄影、音乐作品等等各种题材与方式,从多个角度、多种形式,表现香港艺术家对社会对环境对未来的理解,也表达了他们对当今社会种种现象的思考与关注。本次展览收入将捐给环保团体,实质上支持环保事业。此次的参展艺术家均为香港各艺术界的出色代表
-
流淌的舞步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现代装饰·家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空间
后花园
玻璃门
雕塑感
踢脚线
天花
舞步
设计师
楼梯
住宅
-
描述:
和Friedrich Vitzthum设计完成。住宅配有一个后花园,有着像舞者的舞步一样流畅的充满雕塑感的外形,设计师们认为它为这栋房子带来了一种极具诱惑力的感性特质。 设计师尝试着以户主的生活方式为出发点
-
极简风情
-
作者:
王四美
来源:
现代装饰·家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空间
后花园
玻璃门
雕塑感
踢脚线
天花
舞步
设计师
楼梯
住宅
-
描述:
对北欧人来说,工作或玩乐都不足以取代家庭的重要,在他们的一天24小时里, “家”占据了最大的一部分。于是,他们不追求名牌、名车,也不沉迷于工作成就:相反的,一些充满独特巧思,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用品,才是他们觉得不可或缺的。来自丹麦哥本哈根的设计公司Normann Copenhagen就非常能表达出这样的生活态度。它的品牌精神为“Less is more”,他们没有任何过度理想化而不实用的设计,最擅长从一般家庭生活用品里找灵感,把简约、趣味、实用性和经典流行融为一体,赋予原本平凡的东西更方便的功能和更亮丽的外表,重构日常生活。 Watch Me壁钟 每时每刻我们都会遭遇不样的心情,这款极具趣味 性且色彩缤纷的壁钟能让空间和生活变得充实而多 彩。设计师正是以代表永恒的色带为设计元素创作了 这款壁钟。(Rasmus Gottl ebsen) 草瓶 设计师以粘土为材料设计了这款草丛形状的花瓶,用 以插放人们经常忽视的路边的小野花。青葱而充满生 机的绿色让人们把自然带回家。(Karen Kildard— Larsen and Tine Broks) Bau吊灯 设计师将不同的颜色、结构以及几何形状融入个独 特而具创造力的设计中,从而形成这盏极具雕塑感的 吊灯,使用者可根据圆饼的颜色、大小等进行自由组 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