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从后殖民视角解读吉卜林早期印度题材小说中人物的身份问题
作者: 孙莉   来源: 长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者   后殖民主义   早期   题材   印度   作品   小说   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理论   后殖民视角  
描述: 本文主要运用细读法,凭依后殖民文学理论,试图以殖民背景下的身份问题为主线来探讨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鲁德亚德.吉卜林的早期印度题材小说。作者的双重文化身份和殖民主题,使其作品具备了典型的后殖民文学色彩。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出生于印度孟买,他的父亲当时在孟买艺术学校担任建筑雕塑学教授。吉卜林在印度度过了美好的幼年时光,6岁被送到英国,中学毕业后回到印度,逐渐开始文学创作,以印度的大自然和社会以及英国殖民者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特写,作品中锐利的观察力、渊博的知识和对自然风光精细入微的体验,受到世界文坛的广泛好评。吉卜林是一位恒产而且多产的英国小说家、诗人。1907年,他因“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一、后殖民文学理论“后殖民主义”是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因而在理论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依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只有西方先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