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古建】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中国官式木构古建筑形式意趣
-
作者:
张轶哲
来源:
科技风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古建筑
-
描述:
中国官式木构古建筑是按照古代"礼"的要求和五行学说,以当时的官方标准,用"木"、"石"、"土"、"竹"为主要原材料,以穿、插、榫、卯、挑的技术延展扩充空间,辅助以绘图、雕塑手段的中国建筑。她的工艺技术、结构、雕梁画栋、形式无不透出丰富的艺术性。在此我们去分析理解中国古建筑。
-
中国古代楼阁
-
作者:
韩霞编著
来源: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楼阁
介绍
中国
古建筑
-
描述: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本书图文互动,深入浅出,可读性强。它既是古代楼阁建筑艺术鉴赏的普及读本,也是可供收藏的楼阁建筑文化遗存图典,又是中国古代楼阁建筑历史图说。
-
顽童·大匠:忆张良皋先生
-
作者:
李晓峰
来源:
新建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匠
李明仲
亲力亲为
就这样
对我说
中国建筑史
老顽童
李晓峰
鹤发
中国古建筑
-
描述:
我们深切爱戴的,这位总是把知识和快乐同时带给弟子们的老顽童,还是走了!这是当我得悉先生仙逝的消息时,内心涌出的一句话。其时,我尚在美国访学,无法参加先生追悼会,不能送先生最后一程,痛心难过,无以言表。接下来的日子,脑子里时时浮现先生笑貌音容,那么清晰,那样真切。2014年,就在我出国前不久的6月,先生还出席了由83级校友捐赠的纪念雕塑《大匠之门》揭幕仪式,就在系馆前的那片樟树林间,他还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谁料,那竟是我和先生见的最后一面!开蒙恩师先生与我有一些特别的师生之缘。凡听过先生
-
中国古代建筑
-
作者:
王俊编著
来源: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介绍
中国
古建筑
-
描述:
等。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指导我们能动地认识古建筑,提高对古建筑文化内涵的认识水平及审美享受;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而言,了解并掌握一些古建方面的基本知识,自然更是必不可少的。
-
浅议中国古建保护
-
作者:
苏丹丹
王静
来源:
今日湖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建历史价值
古建保护
古建筑
-
描述: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建筑拔地而起,而对古建筑的保护却显得日渐薄弱.古建筑除了其本身的体量感,还作为一个精神象征,记录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风云.对于古建筑的解读,不能简单依靠其外在的轮廓装饰
-
经久耐用的不锈钢建筑和雕塑(3)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不锈(市场与信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锈钢板材
包覆结构
耐用
艺术中心
镜面抛光
古建筑
雕塑
304L不锈钢
-
描述:
的艺术家的帮助下用镜面抛光的不锈钢包覆这栋古建筑。在最大程度保证不锈钢板材的平整度情况下,兼顾包覆结构的安装和制造。反映周围的景色,建筑与园林融为一体。
-
论我国古建筑装饰的雕塑形式及功能
-
作者:
刘海燕
王淑兰
来源:
通俗歌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
古建筑装饰
雕塑
-
描述:
古建筑装饰的装饰手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变形、美化、夸张等。这些装饰手法具有重要的使用功能,而且可以供欣赏的艺术品应用。装饰雕塑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同事也包含了一定的艺术内涵和社会意识。随着人们精神文化追求的提高,装饰雕塑的形式和功能也就更加明显。
-
张小东:展翅翱翔于古建设计的“鹰”
-
作者:
罗红霞
向燕妮
来源: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鹰”
仿古建筑
壁画修复
施工工程
重庆市
罗汉堂
人物简介
-
描述:
设计塑造;主持参与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禅意园”、“鸿恩坊”新街古建筑群、“鸿恩阁”景观工程及北碚区静观镇“塔坪寺三圣殿”的施工工程。其主持与参与的项目设计与施工,受到四川明宗委、重庆市明宗委及业界的高度评价。
-
在重庆遇见海
-
作者:
月湖
来源:
重庆旅游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步行街
重庆
古建筑
城市
白鹭
茶艺馆
心灵
-
描述:
身在内陆城市,重庆人对海的向往,一点也不亚于海南人对雪的热情。从儿时看的《海底两万里》到后来的《加勒比海盗》,与大海有关的书籍和电影无不讲述着这片蔚蓝的神秘:凶猛的大白鲨,神奇的飞鱼,可爱的小丑鱼,还有五彩斑斓的水母……在这片属于地球最大板块的海洋世界中,我们有太多没有触及到的领域和未知。今年7月开业的重庆欢乐海底世界像一个神奇的隧道,连接了重庆与海洋的距离,让重庆人有了与海近距离亲密接触的机会。
-
从0到18岁可以看见的逝水流年
-
作者:
安然
来源:
重庆旅游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步行街
重庆
古建筑
城市
白鹭
茶艺馆
心灵
-
描述:
我第一次听见妈妈的声音,是在我十六周的时候,被黑暗包围的世界里,一首轻轻柔柔的摇篮曲是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我试着从舒缓的音调中去想象妈妈的模样,她温暖的手缓缓划过隆起的肚子,那条蜿蜒的弧线,像一道明亮的光,照亮了我的小小天空。 这个时候的我,还只能用耳朵来感受这个未知的世界,我能听到小鸟掠过树梢发出阵阵清脆的鸣叫;钢琴的黑白键流淌出婉转、跳跃的音符;小朋友追逐嬉戏的笑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这仿佛就是妈妈的童话故事中描绘的那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而我,正是那个迫切想要探索世界的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