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人品”新用法
作者: 沈玉保   周瑜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格   新用法   爆发   现代汉语词典   解释   义项   现代汉语口语   词义   品质   人品  
描述: 。在线《新华字典》的解释基本相同:1.人的品格。2.人的仪表。后二者的解释虽然多出了一个义项,但第二个义项并不常用,现代汉语口语中也很少用,多见于古白话中。所以,"人品"在现代汉语中本来主要用于指"人的品质或品格"。
想说就说 法语
作者: 王竹雅编   来源: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口语   法语  
描述: 的法语,作为联合国第二大工作语言,在全世界都具有重要影响。中法两国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无论对于准备出国学习、度假的删友,还是法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准确流利的法语口语,意义重大。学习一门外语,正确
高师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训练说略
作者: 王绳媛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说略   教师职业技能   语言   口语表达训练   日语   表达能力   普通话日   教师职业口语   高师生   普通话口语  
描述: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达到协同活动的最重要的工具。知识的传授,思维的启迪,认识的转化,能力的培养,无一不依靠语言这一工具来实现。从这点来看,教师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率
培养跨世纪合格教师的科学之路——教师职业技能微格训练简论
作者: “微格训练”科学实验课题组   胡伯坚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师职业技能   公共关系   主体层次   微格训练   毛笔   教学口语   合格教师   微格教学   教育口语   教学技能  
描述: 微格训练,即应用微格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教师职业技能进行系统规范的训练。它是一个在有控制的条件下,从微观的角度,将复杂的教育教学行为分解成若干具有内在联系的单一技能进行学习和训练的实践系统和科学方法。
浅谈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生普通话现状、思考及对策
作者: 方文龙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及普通话   高等专科学校   普通话水平测试   教师口语   师范生   实用型人才   北方方言   推广普通话   我国现阶段   普通话现状  
描述: 普通话现状令人堪忧,笔者执教“教师口语”课程以来,掌握厂大量一手资料。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结合教师口语课程考核标准规定的:“高等师范中文专业学生,北方方言应达到一级,南方方言应达到二级甲等,其它专业学生,北方方言区最低达
心灵深处的音乐
作者: 暂无 来源: 疯狂英语:口语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语学习   英语口语   心灵   音乐  
描述: 生命,是什么? 它浸染在五彩缤纷的秋色里, 飘融在轻柔细语的冬雪中 在阵阵春雨中, 在绚丽夏日中,
倒挂油画
作者: 金建云   来源: 读书文摘(经典)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感   语调   语音   口语教学  
描述: 我家的餐馆开在美院边上,美院的师生常常来餐馆吃饭。我的父亲是个很优秀的厨师,他不懂艺术,但是一直很尊重这些搞艺术的人。 父亲眼中似乎只有两类画家:一类是成功的,另一类是怀才不遇的。成功的画家常常请客,在餐馆里提前存上一笔钱,吃完饭就拂袖离去;怀才不遇的画家都喜欢赊账,偶尔还掉账单的一部分,然后继续赊账。
卢西安的意外收获
作者: 张小平   来源: 读书文摘(经典)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感   语调   语音   口语教学  
描述: 上世纪40年代末,英国小伙卢西安和保罗同时被伦敦西郊的一家油画作坊聘为画师。卢西安学过多年素描,又接受了专业的油画训练,画功扎实、画风大胆,挥毫泼墨间就完成了一幅令人惊赞的画作。而保罗则刚刚学画不久,在动笔前要长时间调配颜色,开始作画后还要不时地停下,盯着模特瞅上半天才接着画……这样一来,通常几天下来他也只能画成一幅半成品。
收口
作者: 王伟   来源: 读书文摘(经典)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感   语调   语音   口语教学  
描述: 一件瓷器的诞生,从选矿采土到检验入库,需历经72道工序。在所有工序中,最为关键的是练泥、造型、绘釉和烧制四大环节。 那些堪称精品的瓷器,当是工艺考究、器形完美、釉彩莹润,传达出的视觉美、意境美直抵人心。瓷器的鉴赏也是先从造型开始,然后推及胎土、釉质、画风、包浆。令人赏心悦目的瓷器,无一不是造型精湛绝伦,通体玲珑雅致。
请允许“人走茶凉”
作者: 玲珑   来源: 读书文摘(经典)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感   语调   语音   口语教学  
描述: 人走茶该凉。 去年春节,家中电话冷清了许多,父亲的手机也是安静的,不像以往那般热闹,各种拜年电话、短信应接不暇。 母亲笑说,果然是“人走茶凉”。 母亲当然有所指,父亲刚刚从一家企业老总的位置上下来,境况立刻不同。 父亲跟着母亲的话笑笑,然后平静地说:“要允许别人‘人走茶凉’。人在世上,都活得不容易,精力有限,用有限的经历去应酬和取悦合适的人就行了,哪能那么面面俱到呢?不能说别人不厚道,只是最简单的生存之道。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