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李宝华 瓷|画|艺|术|作|品
作者: 李宝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景观   历史时期   演变特征   景德镇陶瓷  
描述: 宝刀刀锋磨砺来景德镇陶瓷世家中陆云山家族是一支重要的家族。这支家族的特点就是重视纸本画入瓷。既重视国画的本身墨韵。这是国画家一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珠山八友所开创的景德镇人文陶瓷的鼻祖。如今陆氏家族在景德镇画坛上,可谓名人辈出,李老师就是陆云山的名人弟子群中重要的一员。看李老师的陶瓷作品如同欣赏水墨韵味的国画,笔尖灵动,左右逢源,随心而走。今天李老师已近七十,多年的笔墨已经非常成熟,也是他的艺术接近高峰中。这样的艺术品,在景德镇是令人瞩目的。
发展中的景德镇轻工机械厂
作者: 余亭立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础工作   开发新产品   自我发展   横向联合   自我完善   轻工机械   新型陶瓷   十一届三中全会   转轨变型   加强管理  
描述: 景德镇市轻工机械厂是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企业,以生产中小型陶瓷机械设备为主。自1978年成立以来,该厂职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指引下,在市陶机厂的全力扶持下,通过艰苦奋斗,转轨变型
论民间陶瓷壶具的造型演变
作者: 刘敬华   喻斐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造型演变   艺术风格   中国   历史时期   组成部分   返朴归真   传统文化   民间  
描述: 中国陶瓷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明显的特点。它是中国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陶瓷壶具都是反应时代风尚的产物,而某个时代的品味
首届江西省原创工艺美术大师江生元
作者: 江生元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集群   劝因   演变   景德镇陶瓷  
描述: 首届江西省原创工艺美术大师江生元
传统陶瓷器型变化与生活的关系
作者: 杨冰   徐丽婷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变化   陶瓷器型   密不可分  
描述: 陶瓷是民众应用最为广泛的生活器具,因此通过传统陶瓷器型的变化可以映射各个时代的风格,了解当时的生活习俗。
大国工匠陶瓷文化系列之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二次工业革命   蜕变   景德镇   数据显示   中国制造业   钻井平台   第三次工业革命   经济主体  
描述: 陈海澄先生(1934-2014) 原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江西都昌县籍。 其父陈茂虎先生清末民初之人,15岁时都昌连年水灾,无法生活,靠讨饭来到景德镇谋生,到其他陶瓷作坊打杂,后自己办了工厂号“日丰陶瓷”、拼搏几十年,终于置产百万,上世纪解放前景德镇市刘家下弄和红旗瓷厂的一部分都是日丰陶瓷的工厂,解放后公私合营成为现在的红旗瓷厂一部分。
刘在新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二次工业革命   蜕变   景德镇   数据显示   中国制造业   钻井平台   第三次工业革命   经济主体  
描述: 劉在新,1978年生,江西鄱阳人,號古南在新,龍蟲并雕館。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系。江西省高级技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鄱阳县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西省美术家学会理事。擅长捏雕、浮雕、镂雕、圆雕与色釉装饰。喜静、好钻研,潜心创作二十余载,探索出一整套自身独有的工艺体系——自成一派。
陶瓷颜色釉艺术周志兵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恒等变形   最大数   求值   原式   已知条件   公式法  
描述: 陶瓷颜色釉艺术周志兵
浅谈瓷质茶具的装饰设计
作者: 余朝霞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茶具   装饰设计   中华文明   装饰美   进步与发展   造型   发展变化   完美结合   瓷质  
描述: 引言历代陶瓷壶具都是反映时代风尚的产物。茶具作为陶瓷的一种首先是为实际生活需要而"造物"的产品,同时又是按着审美规律寻求"造型装饰"的艺术创造。从古至今,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发展变化,茶具的造型
浅谈陶艺的历史变化
作者: 刘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名词   世界时   景德镇   传统陶艺   陶艺家   中华文明   现代陶艺   历史变化   现代艺术   当代陶艺  
描述: 陶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代名词。然而,当中国的陶艺家们猛然从“传统”、“实用”、“日用”等字眼中惊醒重新打量世界时,却发现自己落后了。 中国人开始关注现代陶艺,并在舆论上形成规模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事情了。20年来,老一辈陶艺家如祝大年、杨永善等在现代陶艺方向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而且产生了一大批中青年陶艺家如吕品昌、罗小平、白明等,风格流派众多,技法日趋多样。
< 1 2 3 ... 5 6 7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