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媒体大哼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描述: 倪再沁的创作从水墨到油画、装置、观念艺术等等,早期还做过环境艺术,企图藉由艺术的承载,传达他对于社会乱象或某些约定成俗的反讽;而中西合璧的创作风格,形成一种自成一路的创作者形象符号。对此各方评论两极,但对倪再沁而言,诚实且直接地表达对不平之事的感触及反省才是创作概念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在观赏其作品时,我们可以发现“挪用”的创作技法不时地出现于作品之中,让人一眼就能发现其轨迹而会心一笑,透过精心安排的运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创作概念,藉元素的运用批判元素母体本身,如沁报、爱<<ヌ′等系列作品便可略知端倪。倪再沁的作品就如同都市重划一般,将我们习以为常甚至理所当然的尝试透过其技巧而发展出反讽意味浓厚的体悟。
古老宫墙内见证当代艺术盛典AAC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描述: 由中国雅昌艺术网发起的“第五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2010)”及发布活动4N28日在北京古老的故宫内落下了帷幕。 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颁奖活动历时四载,广泛从全世界华人范围内进行评选,着重推出具有专业水准的艺术家,具有影响力的年度事件,鲜为人知的公益艺术事件等11大奖项,这些奖项由权威的专家评委评选得出。已形成了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奖项。评委以注重学术为基准,以创新为目标的原则,带领大众一起梳理过去一年的艺术市场。在一年一度的活动中,雅昌艺术网作为主办方,不断地坚持创新和完善自身,已经将“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树立成一面旗帜,标竿着艺术界的学术地位,倡导着艺术的慈善力量。 第五届艺术中国活动颁奖盛典落幕故宫,有意将中国的古老传统和当代艺术评选结合起来,其第一个层面表明对中国艺术在新世纪的使命和价值的清醒认识,并且在学术和传统的文化中延续对中国艺术的执着追求;本届艺术中国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水天中,长期从事近现代中国美术史论研究,对中国画与中国油画的发展史有着丰富的著术,论述精辟,学风严谨,文字生动,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美术史论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三人行,学我者生
作者: 马静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描述: 2010年12月27日,邵晶坤、邵飞、邵帆绘画作品联展在美术馆开幕,共展出母子三人作品50余幅。年届八十的邵晶坤是中国第一代美术教育培养出的优秀女画家,是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董希文的学生。她在美术上的成就不仅于自己奉献了一生心力,还为中国当代美术界养育了两位优秀的年轻画家:邵飞和邵帆。诚如艺术评论家柯文辉所言:艺术家庭少见,更何况这家庭中,老树仍有新意,新花并不稚嫩。自然界中,大树下长不出大树,人类社会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情状。而邵氏家庭如何能母子三人皆有建树,这“三人行”的艺术道路中,必有师焉。然而齐白石有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邵氏一门,三人风格迥异,各不相同,其作品内蕴的古典气质却以一贯之。邵晶坤在古典油画的扎实技巧基础上用印象派的手法表现画家眼中的美;邵飞回到古代原典中寻找用以寄情的神怪形象;而邵帆则走得更远,作品型态更当代,但更执着于古典主义的冷静再现。 邵晶坤作为徐悲鸿现实主义教育体系培养出的第一代佼佼者,曾和董希文、吴冠中一起深入西藏写生,基本功扎实了得,即使耄耋之年仍画得一手精彩的写实静物,无论是构图、布局、体积、光线和色彩处理上都可看出功力深厚。然而邵晶坤似乎更喜欢印象派的色彩,即使在早期的西藏写生作品中,仍然有一种跳脱现实的梦幻之感,《洗氆氇》中色块运用产生恬淡的光影感,使人想起傍晚的阳光;《麻妈族女孩》和《经堂内》则用沉稳的笔触和色彩表现出一种历史感,有着令人安静下来的力量。
胡明哲和她的“微尘”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世界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窟艺术   宝顶山   大足县   石刻艺术   道教   摩崖造像   发展变化   公元   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  
描述: 画家的传承与创新,实现了日本画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演变。在东瀛的所学使她获得了技巧,更重要的是,异国的所识使她猛醒,“岩彩”的传统何尝不是源发于中国?在古代帛画、汉唐壁画以及后来的青绿山水工笔人物中,何尝
英雕塑家展出北极熊冰雕提醒人们关注气候变暖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候变暖问题   北极熊   艺术展   全球变暖   气候变迁   澳大利亚   2009年   雕塑家  
描述: 为了唤起世人对气候变迁与全球变暖的关注,来自英国的著名雕塑家科尔斯发起了一系列“冰雕北极熊”行动装置艺术展,6月3日将移师澳大利亚悉尼。这种北极熊冰雕将逐步融化,用直观和富有寓意的方式提醒人们关注气候变暖问题。据报道,从2009年起
文化守望与语言变革:从湖南工笔画探索展暨学术论坛说起
作者: 滕小松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探索性   文化立场   工笔画   文化特色   语言变革   当代性   少数民族   学术论坛   创作   湖南  
描述: 中国当代工笔画的创作热潮和市场盛况,并没能掩饰它的文化虚弱与精神匮乏。不少画家和评论家不约而同地在困惑中产生了突围的想法,也在思考中萌发了前瞻的意愿。近两年来,有关工笔画的实验探索和学术论争甚为频繁,恰如某些学者所言:"当代工笔画到了一个需要进行学术前瞻与理论探讨的时期。"2010年11月15日在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举行的"湖南省工笔画探索展暨学术论坛"便是这类强劲的艺术行动之一。相对而言,本次活动并不隆重、也不浩大,只是展示了湖南省近两年来工笔画的探索成果,进而围绕探索展召开了画家自省与专家把脉相结合的学术论坛。这样的姿态与"工笔画大省"的美誉很不相称。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以陈白一为核心的工笔画湘军,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强化民族特色、关注现实生活,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转型
20世纪初俄罗斯雕塑艺术的变革
作者: 陈科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主流地位   传统美学思想   承前启后   俄罗斯艺术   变革   雕塑艺术   欧洲艺术  
描述: 20世纪初,对于俄罗斯艺术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各种新思潮汇集,冲击着传统美学思想。当时,俄罗斯处在以传统的学院派和巡回展览画派为主要势力逐渐淡出艺术界主流地位的状况。众多艺术家基于对自由、创新的向往,纷纷踏上欧洲艺术朝圣之路。在接受欧洲新思潮的同时,以俄罗斯血液丰富、滋养着这种新的艺术潮流。
太行之魂:关山
作者: 刘海洋   来源: 中州建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崩   海陆变迁   地质地貌   高品位   旅游资源   河南省   国家地质公园  
描述: “岩重崖叠铭志海陆变迁太行史卷,山崩水蚀雕塑峰石奇观绘北国画廊”,是对河南省关山国家地质公园境内独特的地质地貌和高品位的南太行山水旅游资源的高度凝练和概括。
隧道窑温度的多变量模糊自适应解耦控制
作者: 林海波   赵靖   来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解耦   自适应   模糊控制   多变量   耦合  
描述: 根据隧道窑温度控制的大惯性、不确定性、强非线性、多变量耦合等特点,基于隧道窑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了多变量模糊自适应解耦控制器,并使用Matlab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多变量模糊自适应解耦温度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得到提高,超调量降低,稳态精度明显提高,达到了设计要求。
《陈漫天画金鱼》油画秀的自序
作者: 陈漫天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异   地画   金钱   中国画家   中国特色   金鱼   思考   动物   中国当代   西洋画  
描述: 画金鱼的中国画家比较多,画金鱼的油画家就很少,但像我这样画金鱼的油画家是没有的。金鱼是中国人培育的特有生物,我用西洋画画中国特色的动物,应该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我画金鱼不是为了单纯地画这种美丽的变异动物,我是思考和隐射中国当代一个强大的、无所不能的群体——美女;是在实验金钱与美色、金钱与占有、甚至金钱与权
< 1 2 3 ... 23 24 25 26 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