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文化守望与语言变革:从湖南工笔画探索展暨学术论坛说起
作者: 滕小松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探索性   文化立场   工笔画   文化特色   语言变革   当代性   少数民族   学术论坛   创作   湖南  
描述: 中国当代工笔画的创作热潮和市场盛况,并没能掩饰它的文化虚弱与精神匮乏。不少画家和评论家不约而同地在困惑中产生了突围的想法,也在思考中萌发了前瞻的意愿。近两年来,有关工笔画的实验探索和学术论争甚为频繁,恰如某些学者所言:"当代工笔画到了一个需要进行学术前瞻与理论探讨的时期。"2010年11月15日在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举行的"湖南省工笔画探索展暨学术论坛"便是这类强劲的艺术行动之一。相对而言,本次活动并不隆重、也不浩大,只是展示了湖南省近两年来工笔画的探索成果,进而围绕探索展召开了画家自省与专家把脉相结合的学术论坛。这样的姿态与"工笔画大省"的美誉很不相称。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以陈白一为核心的工笔画湘军,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强化民族特色、关注现实生活,为中国工笔画的现代转型
积彩色调水墨画的顿悟
作者: 萧瀚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审美   颜色混合   变化无穷   墨分五色   中国水墨画   透明感   墨等   绝对统治   心理满足   次要地位  
描述: 中国画千百年来多以墨色为主体,充盈遮盖了整个艺术苍穹。"墨分五色"成为欣赏中国画、体味色彩的单一标准,极具玄学意味。而占半壁河山的色彩原理被置于一旁,或轻描淡抹成为浓、淡、干、湿墨色之附庸。余在五彩缤纷的西方艺坛,吸取和采撷精华,并运用西方颜料和中国颜色混合使用,使中国宣纸在多次泼彩积色后,发挥最大程度的渗透性、融合性和包容性,创造色彩丰富瑰丽、浓艳脱俗的"积彩色调山水画"。余研创的色彩中国画,挣脱了单一的中国传统审美绘画体
艺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审美   颜色混合   变化无穷   墨分五色   中国水墨画   透明感   墨等   绝对统治   心理满足   次要地位  
描述: 中法顶级美术组织齐聚玲珑塔8月8日,北京"新奥玲珑艺术中心"正式开馆并举行了以"冬奥艺术"为主题的展览开幕式。开幕式邀请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法国艺术家之家协会等中法顶级美术组织到场观展,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法国艺术家之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等多位中外艺术名家莅临现场并进行了文化交流。作为开馆首展,本次展出作品广纳中外艺术名家优秀之作,并且得到了现场嘉宾的高度认可,他们纷纷表示观展过程是一个感
绘画作品中的朴素美
作者: 王海滨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朴素美   绘画作品   中国工笔画   碧桃图   孔武仲   石图   人性本质   明暗变化   尼德兰艺术   美术作品  
描述: 朴素美,指不加修饰的、不华丽的,朴质的美。引申到绘画作品中,应该是直面物象本真的、直面作者内心的,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美。中国画可以说是拥有朴素美的典范,因为它强调对物象本真的探求,关注作者对于生命的顿悟。北宋苏轼仅有的一幅传世珍品,那就是《枯木怪石图》。在这幅作品中,苏轼没有描绘春日的新芽,没有刻画玲珑的透石,却描绘了枯萎衰朽的老树,画了又丑又硬的怪石。苏轼欣赏这样的美,用他自己的话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苏轼相信,枯树本身并没有活泼的枝叶和伟岸的树干,但它有丰富的内涵一
重大社会变迁下的唐陵雕塑
作者: 张辉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大历史事件   表现手法   社会演变   社会变迁   唐代   政治表现   雕塑   审美特性  
描述: 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形成,并一直贯穿整个唐代。但是,唐陵雕塑在唐代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演变下的每一个时期,都在雕塑体量规格、艺术创作风格和雕刻表现手法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明显的变化,凸显了唐文化各个时代的政治取向和精神诉求。
时代与系统:19世纪至20世纪法国现代雕塑的流变
作者: 郅敏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国   语言现代化   艺术家   流变   文化艺术   系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现代雕塑  
描述: 19世纪至20世纪的法国任社会形态、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处在巨变之中,活跃的文化氛围促动了现代雕塑的发展。以岁丹和德加为代表的艺术家开创了以个人化表达为核心的雕塑方式,成为时代转折时期现代雕塑的升端
20世纪初俄罗斯雕塑艺术的变革
作者: 陈科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主流地位   传统美学思想   承前启后   俄罗斯艺术   变革   雕塑艺术   欧洲艺术  
描述: 20世纪初,对于俄罗斯艺术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各种新思潮汇集,冲击着传统美学思想。当时,俄罗斯处在以传统的学院派和巡回展览画派为主要势力逐渐淡出艺术界主流地位的状况。众多艺术家基于对自由、创新的向往,纷纷踏上欧洲艺术朝圣之路。在接受欧洲新思潮的同时,以俄罗斯血液丰富、滋养着这种新的艺术潮流。
法隆重举办罗丹逝世百年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21世纪   雕塑作品   逝世   艺术演变   法国巴黎   罗丹   百年纪念  
描述: 今年是法国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逝世100周年。法国巴黎大皇宫和罗丹博物馆为此于3月22日至7月31日联合举办罗丹逝世百年纪念展。展览以罗丹的雕塑作品为核心,旨在梳理从罗丹开始到21世纪的雕塑艺术演变与发展的历程。
2013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作品选登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国际   可变   综合材料   尺寸   城市化   装置   双年展   大同   雕塑  
描述: 2013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作品选登
浅谈油画材料的演变与发展
作者: 李佳原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演变   油画材料   发展  
描述: 油画的物质媒介基础油画材料,决定着油画品类的发展。本文立足于油画材料的演变与发展,阐述了油画材料的由来、演变、种类以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1 2 3 ... 222 223 224 ... 254 255 2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