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高岭土致肺纤维化实验研究
作者: 葛春元   包锦英   盛莉云   刘琳   习卫民   谢汝能   来源: 职业卫生与病伤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尘肺   肺纤维变性   高岭石  
描述: 高岭土(Kaolin)又名瓷土(ChinaClay),因盛产于景德镇郊区高岭而得名,是制造瓷器的重要原料,并广泛用于医药、造纸等行业。其化学结构为含水硅酸铝(Al_2O_32SiO_2·2H_2O),是由花岗岩中的长石风化生成的。高岭土粉尘能否引起肺纤维化,尚有争论,我国高岭土粉尘的卫生标准亦尚待制订。为此,我们选用景德镇高岭土,用大白鼠进行了肺纤维化实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实验方法
热稳定性测量设备的试制
作者: 暂无 来源: 瓷器 年份: 196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保温   热应力   热稳定性   热电偶   日用瓷   垂直式   温度变化   陶瓷制品   电炉   耐火材料  
描述: 热稳定性是衡量陶瓷制品、耐火材料能够承受温度剧烈变化而不破损的一个重要指标,我所在研究工作以及制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经常要进行大量的热稳定性测量。我们知道,当材料的温度发生剧烈变化时,导致材料破损的直接原因是热应力。由于陶瓷制品的
论电网中调度自动化的应用和发展
作者: 黄青   来源: 大科技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调度   变电站   自动化  
描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电力行业成了经济发展的标兵,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可靠的自动化设备是调度自动化的基础,它的发展变化也是我们研究的话题。
时代青花瓷八宝纹演变及内涵解析
作者: 何能胜   来源: 大江周刊(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青花瓷   演变   八宝纹   内涵  
描述: “八宝纹”是中国传统纹饰之一,源于藏传佛教,并在元明清时期风行。青花瓷“八宝纹”兴起于元代。明代时颇为流行,经历了早、中、晚三个时期的风格演变,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时代内涵。
Na0.5Bi0.5TiO3基无铅陶瓷的铁电相变和弛豫特性研究进展
作者: 李月明   陈文   徐庆   周静   顾幸勇   廖润华   来源: 硅酸盐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钛酸铋钠   铁电相变   无铅铁电材料   弛豫  
描述: 综合介绍了Na0.5Bi0.5TiO3(sodium bismuthtitanate,NBT)基无铅铁电材料在铁电相变和弛豫特性方面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温度变化对NBT铁电性能的影响
浅析陶瓷人物艺术创作
作者: 赵书全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陶瓷人物   求变   创新  
描述: 在陶瓷艺术王国,在千年瓷都景德镇,陶瓷人物艺术创作有着其悠久的历史,“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是中外艺术家向往的圣地.在新的历史时期,景德镇依然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创造着新的辉煌.本文作者积五十余年创作之经验,围绕陶瓷人物艺术创作进行了多方阐述,这对进一步加强作者的艺术修养,特别是对提高这一从业人员的审美观和审美水平,乃至关重要.
转变期青花瓷器的风格突变与繁荣
作者: 黄静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青花瓷器   转变期   繁荣   艺术特色  
描述: 独特的时代特征。因此,古陶瓷学界把这一阶段称为转变期。本文通过对此期青花瓷器造型、工艺、纹饰等方面特点的分析、总结,进一步对转变期青花瓷器的审美思想和繁荣的社会根源等进行探讨。
青花瓷艺的继承与变化
作者: 汪洋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艺   变化   继承  
描述: 现代青花艺术瓷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技艺,在传统青花的基础上创造发展.在成型、料色、绘画、装饰手法上,都有了新的形式,制作技巧更丰富、艺术特色更鲜明.
东风西渐:中国瓷器的荣耀
作者: 余姗姗   来源: 检察风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艺   变化   继承  
描述: 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瓷窑就有产品销往国外。晚明时期,中国瓷器开始销往欧洲,当时以景德镇的青花瓷器、釉里红、龙泉青瓷、闽粤日用瓷等为多。直到1684年起,中国清政府开放港口,取消海禁,促进了出口贸易,至此,中国瓷器风靡世界。 在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人类史上第一个博物馆安放在古希腊北部的小国马其顿,这就是收藏与研究意识的起源。在任何时候,亚里士多德都把重心放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情操修养上,他反对刻板教学方式,但他尊重百科全书式的素质教育,经常与学生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后人称作“逍遥学派”,而顺理成章,亚里士多德也被冠以“博物馆之父”的称号。
稼轩词中的疑问句运用探析
作者: 汪洁   韩晓光   来源: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达功能   疑问句   句法结构   稼轩词   语气变化  
描述: 辛弃疾在语言运用方面创造性地融汇古今,自成一格。善用疑问句表情达意也是稼轩词一个比较明显的特色。据有关资料统计,《稼轩集》中疑问句总共有228句之多,而且变化灵活,形式多样。本文拟对稼轩词中的疑问句运用及其表达功能试作探析。
< 1 2 3 ... 50 51 52 ... 91 92 9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