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取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清代陶瓷造型设计思想与制作
-
作者:
何炳钦
张甘霖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设计
圣人之道
陶瓷造型
景德镇
清代
制作工序
观物取象
设计思想
陶瓷设计
陶瓷工艺
-
描述:
"《易经》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蓝浦、郑廷桂著,连冕编注《景德镇陶录图说》)。器与道之间相对的承载意义,古已有之,《周礼》中说:"器辨其名物与其用事。"器之于"用事",表现为多种象征——以
-
宋代青白瓷人物雕塑:看景德镇陶瓷的成就及发展
-
作者:
张嗣苹
张甘霖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生动
宋代
陶瓷雕塑
完整体系
观物取象
青白瓷
陶瓷艺术
雕塑艺术
人物形象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宋代是中国工艺美术的灿烂时期,陶瓷艺术则成为这时期最为突出的成就,它集中体现了宋代人精神审美的取向,成为融合各个阶层价值趣味的理想坐标。景德镇窑和宋五大名窑一道成为这璀璨文化中耀眼的明星。在景德镇至今仍有大量的宋代窑业遗址,特别是其中出
-
“观物取象”与“立象以尽意”:略论当代雕塑中观念的表达方式
-
作者:
卫恒先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立象以尽意
观物取象
表达方式
-
描述:
中国当代雕塑的特点是通过形象来传达观念的,"尽意"是通过"立象"的过程传达出来的。象的产生又是通过"观物"来实现的。本文从象和意的关系阐述立象是如何尽意的,通过对于"观物取象"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得出当代雕塑中观念表达的各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