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发散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
追思文源 中国现代文学馆室内设计
-
作者:
马怡西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环境
“五四”新文化运动
学术研究
细部设计
发散性思维
采光顶
多功能厅
中国现代文学馆
室内设计
学术交流
-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馆是由著名文学家巴金先生倡议,江泽民主席亲自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集中收藏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海外中国文学事业的书刊、文物,是海内外著名中国作家互换展览、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场所。建筑面积 14000m2,用装修4700 m2,主要有大厅、圆形展厅、互换展览、珍贵文物展厅、多功能厅等。 我们在设计中,多次与文学馆的舒乙馆长交换意见。怎样用建筑环境语言来表现文学的内容,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最后我们认为:“硬朗、明快、现代、有序、整体”这十个字应该是设计的主导思想。大厅银线米黄的石材和不锈钢成为主导材料,使人玄想的柱式和栏杆式做成精致的细部设计。吊顶的造型由方格和弧形组成,使人联想到书籍和手稿,回廊金鹰线条与铜板打孔的造型,也暗合文学的视觉形象。采光顶的金属构架形式,我们设计了十二只眼睛,这样的构思既使采光顶有新意,也得到作家们的好评:“眼睛的观察力与我们心灵的份量同样重要。”大厅的门把手取样巴金先生的手印铸铜,使每一个进大厅的人都能触摸到智慧之手。大厅北面的柱廊后面,左右两侧现代高浮雕油画,分别是《受难》和《反抗》。中国现代文学馆是作家聚会、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我们在设计多功能厅时注重设计出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