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情送川妹(戏曲小品)
作者: 马泉来   来源: 剧本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自主权   金山   北京军区   子弟兵   部队   新编历史剧   假电报   杨玉   沂蒙山   谢谢你  
描述: 情送川妹马泉来人物:林金山──28岁,某高炮团志愿兵。杨玉妹──19岁,川北山区村女。林母──60多岁。林兄──30多岁。[此剧舞台表演区随剧情变化,可为晨乡、夜路,或为沂蒙山村,或为县城车站……[音乐声中,幕启。天幕上挂有几张巨幅的五彩窗花。有山乡...
当代戏剧评论撷英:评《戏林拾薪》
作者: 刘放   来源: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大省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戏剧家   戏剧评论   戏剧美学   作者研究   审美趣味   地方特色   文献价值   历史剧  
描述: 宁殿弼先生笔耕于剧坛二十余载,收获了累累硕果,专著《戏林拾薪》即是其一。 本书于今年5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作者研究当代戏剧艺术、戏剧美学短论的汇集。全书分为四个部分:辽沈舞台、异香清远、剧人踪影和品戏漫笔。 本书具有文献价值,系建国以来记载、研究当代辽沈等地区舞台艺术的一部专著。“辽沈舞台”部分,正如著名剧作家崔德志先生在序中所说,是一部“活的辽宁戏剧史”。自七十年代末至今近二十年间辽宁省、沈阳市戏剧舞台上演的各剧种代表性剧目,书中都有评介。辽宁是戏剧大省,话剧、京剧、评剧、歌剧、舞剧五彩纷呈。作者从剧本文学、导演、表演乃至音乐、舞美诸方面论述、分析了这些剧作的得失与价值,勾画出辽宁、沈阳当代舞台演出史的大致轮廓。书中钩稽、保留了大量翔实的戏剧艺术资料,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当然作者并没有将视野仅仅局限于东北一隅,在“异香清远”部分,还介绍和评价了京津沪及全国各地剧院、团在沈阳演出的剧目,记载了他们的演出盛况、风貌,总结了他们的艺术经验。“剧人踪影”部分,介绍、记述了辽宁以及全国著名戏剧家的艺术生涯、创作成就、人品戏德、近况近作等。
“写古原是为今人”——记著名戏剧家马少波谈历史剧创作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 文中俊   来源: 戏剧创作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颖超   作者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戏剧家   水彩画   五彩缤纷   创作   雨花石   徐悲鸿   历史剧  
描述: 七月初,笔者拜访了著名戏剧家马少波同志。小雨初晴,楼前地坛公园的花木,翠碧掩映,红紫交辉,宛如一幅刚完成的优美的水彩画;室内几净窗明,书案上重重叠叠的手稿,仿佛作者心血的结晶在烁烁发光;壁上徐悲鸿旧作饮马图,依稀传来驰骋的蹄声;特别是书案前的周总理当年接见马少波同志和邓颖超同志今年四月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话剧《岳云》时接见作者的两幅合影,画面生动,好象听到朗朗笑声和亲切话语;还有那窗台上映着阳光五彩缤纷的雨花石、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图书,使得这小小书房充满朝气,雅洁又恬静。
女儿玩具的启示
作者: 海伦   来源: 戏剧创作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颖超   作者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戏剧家   水彩画   五彩缤纷   创作   雨花石   徐悲鸿   历史剧  
描述: 几年前,小女儿燕燕有一个小巧玲珑、色泽美丽的玩具宝塔。这个玩具是由分割成八、九节的塔层,用一根尼龙绳串连而成的。放到桌上,那塔层之间严丝合缝,由底部往上,塔身越来越细,使你一眼很难看出它是用绳串连的。
人物题材图案的元青花及相关问题
作者: 汤苏婴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图案   元青花   人物故事   绘画技巧   《西厢记》   人物图   题材   美国波士顿   历史剧  
描述: 人物题材图案的元青花及相关问题汤苏婴元代青花在我国的瓷器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数十年来,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发现,对元青花的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对"至正型"元青花的研究,把元青花的研究推向了高潮。许多的文章对元青花的造型、纹饰、外来因素...
薪火相传 国粹生辉(四十四)——李连生:舞美设计师必须成为杂家
作者: 麻雯   来源: 北京纪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说不尽   舞美设计   二道幕   风景写生   新编历史剧   李连生   舞台效果   杜鹃山   人物肖像   《沙家浜》  
描述: 秋意浓,风穿过杨树的声音悦耳动听,片片落叶配合起舞。已经退休的舞美设计师李连生坐在自家阳光充沛的客厅里,四周摆满了他的画作,人物肖像、风景写生、不同剧目的舞台效果图……一幅未完成的油画作品支在画架上,等待着进一步的润色。对于李连生来说,画画是他一生的爱好,也是快乐之源。从事京剧舞美设计近40年,他对舞台这块方寸之地有着说不尽的情感。
一次有意义的纪念演出——看中国京剧院纪念徽班展览演出
作者: 简朴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优秀传统   中国京剧   纪念   观众   京剧院   现代剧   展览   新编历史剧   演出   徽班进京  
描述: 去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中国京剧院为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举办展览演出,演出的9台戏中有新编历史剧、优秀传统剧,也有优秀现代剧,真是五彩缤纷,琳琅满目。所有能登台的著名老、中、青优秀演员
浓墨重彩塑巾帼
作者: 刘连群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舞台   梁红玉   存记   辩证统一   英雄形象   艺术真实   玉玲珑   李瑞环同志   新编历史剧   历史真实  
描述: 历史剧《安国夫人》,正是以史为据,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辩证统一的创作高度,浓墨重彩地重塑了一代巾帼梁红玉的爱国情怀和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京剧有关梁红玉的传统戏很多,如《玉玲珑》、《两狼关》、《取郑州》、《战金山》、
京剧《曙色紫禁城》4月底亮相梅兰芳大剧院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慈禧   戏迷   京剧院   新编历史剧   梅兰芳   人物画廊   话剧   紫禁城  
描述: 由国家京剧院打造的新编历史剧《曙色紫禁城》将于4月28至30日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该剧脱胎于香港著名编剧何冀平的又一部话剧力作《德龄与慈禧》。《曙色紫禁城》为戏迷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沉郁苦闷的少年天子光绪,渴望得到真情的皇后,挑拨离间的长舌头长寿,八面玲珑、
《文姬归汉》背后的画坛公案
作者: 王恩山   来源: 国家人文历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蔡文姬   中央美术学院   曹操   毛泽东   郭沫若   中国画   画坛   美术馆   历史剧  
描述: 正1962年的盛夏,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一个24岁的年轻人把自己关在画室里,日以继夜完成他的毕业创作,数易其稿后,一幅丈二匹的工笔重彩画《文姬归汉》图诞生了。50多年后的2013年初春时节,这幅画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重要藏品,与其他十家美术馆的镇馆之宝一起,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它的创作者就是范曾,画作上赫然可见郭沫若题的一首四十八句的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