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印象画派画家雷诺阿
作者: 周存柱   来源: 少儿书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著名画家   雷诺阿   绘画技巧   真实生活   雕塑家   早期作品   印象派作品   印象画派  
描述: 奥古斯特·雷诺阿(1841—1919)是法国印象画派著名画家、雕塑家。在15岁时已学会画瓷器画的手艺,尔后又学会画屏风,初步掌握了绘画技巧,21岁入巴黎格莱尔的画室学习。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记录真实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满了夺目的光彩。
学习印象派是中国油画寻找出路的一种观念倾向
作者: 罗中立   杨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中国文化   艺术发展   文化生活   1979年   新中国成立   历史时期   中国油画   印象派作品   学习   印象派绘画   画展   审美情趣   新阶段  
描述: 在《由印象派画展引发的思考》一文中谈到,1979年,一个完整地介绍印象派绘画的图片展在北京举办,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型公开展出印象派作品,展览带给我们的触动与惊讶可想而知。在那样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人们的心态与审美情趣正在发生一种很微妙的变化。此后,印象派的绘画作品开始以一种迅猛的姿态进入到中国的文化生活当中。甚至有人说,印象派在中国的复苏标志着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新阶段。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
后上海艺博会话题:印象派绘画与艺术市场
作者: 老赵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市场   印象派绘画   上海   中国传统艺术   话题   艺术品市场   价格水平   印象派作品  
描述: 印象派油画作品的交易向来被国际上看作艺术的保险投资,也最能反映艺术市场基本走向。买入印象派作品的第一次热潮是在1973年至1975年间:即在所谓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印象派作品下跌了54%,而在此之前曾于1965至1971年价格上涨了117%。第二次购入热潮更为疯狂。1982年至1990年之间印象派作品价格上涨了602%,而接下来3年55%的下跌幅度则大大刺激了艺术投机行为。从2005年起至2008年印象派作品价格恢复了1989年至1990年间价格水平的两倍。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将会对国际艺术品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印象派绘画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地位如何?印象派绘画与中国传统艺术又有什么关系?本文通过业内人士的分析,向我们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法国印象派作品展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加   《舞蹈课》   法国印象派作品展   埃德加·   油画  
描述: 法国印象派作品展作品
英国成交最高的拍卖这样诞生
作者: 陈念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记者   艺术大师   成交   伦敦   拍卖会   英国   印象派作品   拍卖市场  
描述: 文、图/本刊记者陈念 6月底是伦敦最宜人的季节,但伦敦的拍卖市场却呈现出“高温”。一向最具人缘、总有不俗表现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大师”夜场拍卖会如期在这里举行。 当地时间6月23日晚7时,被业内人士称为20年来最重要的印象派作品拍卖在佳士得伦敦总部揭幕。63件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大师力作,历时两个半小时,取得了1.526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5.5亿元左右)的总成交额。而这一战绩也成了英国有史以来总成交额最高的一场艺术品拍卖会。 毕加索是最大赢家 一直备受关注的毕加索《喝苦艾酒的人》,在众人关注下,历经多个回合后,最终以3476.12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5亿元左右)的高价成交。 毋庸置疑,这是一件旷世之作。它创作于毕加索艺术生涯中著名的蓝色时期,不少人认为该时期也是他艺术创作最辉煌的时期。作品完美地展现了画家处于蓝色时期创作巅峰的画法技艺,也透露了画家当时的生活状态。坐着的画中人桌前放了一杯苦艾酒,并手拿烟斗,烟雾袅袅而上。画作强烈地体现了蓝色时期的画风,以深刻、随性、旋转自如的笔触绘画,凸显了大师高超的画技。据介绍,1899年,毕加索在著名餐厅Cafe Els 4 Gats——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名流经常聚集的地方,巧遇“喝苦艾酒的人”昂杰,毕加索立刻被他自然流露的时尚风格所吸引,两人自此结为密友。 这幅画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基金会于1995年5月在纽约拍卖会上,以2920万美元的价格竞得的,那次的交易款被有“音乐剧之父”称谓的劳埃德·韦伯(LordLloyd Webber)捐出。而此次《喝苦艾酒的人》的拍卖所得全部捐助给韦伯基金会。拍卖会结束后,韦伯第一时间表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刻,我的基金会仍能成功筹得超过3000万英镑,让我对此深表欣慰。这笔款项对于基金会而言意义深远,并将用作惠及建筑及音乐剧领域的青年才俊。” 有意思的是,苦艾酒是备受争议的一种烈酒,但它偏偏成了不少大艺术家创作的源泉。据了解,佳士得成交的第一幅印象派作品就是德加的《苦艾酒》。那场拍卖是于1895年举行的,当时它的成交价只有189英镑,现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在毕加索的作品中,苦艾酒这一题材也多次出现,包括现藏于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1901年创作的《喝苦艾酒的人》,现藏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1914年创作的雕塑作品《装苦艾酒的玻璃杯》。 在这场艺术大师云集的拍卖中,毕加索无疑是最大的赢家。60多件拍品,毕加索作品就有9件之多。而在成交的前十名中,毕加索一人独占三席。除了《喝苦艾酒的人》位居首位外,他1969年创作的《吻》以1213.7万英镑位居第三,1921年创作的《阅读者》也以564万英镑名列第六。由此可见这位艺术大师的强大市场号召力。 此外,其他大家的亮眼之作也取得了不错佳绩。像居斯塔夫·克里姆特晚期最著名的女性肖像画作之一一一《Frauenbildnis( RiaMLlnk III的肖像)》,成交额高达188 0.125万英镑;梵高1889年作品《圣保罗医院花园》,也以900.125万英镑易主,这是画家绘画生涯最高产和重要时期的作品。另一位大师马蒂斯的重要之作《坐在安乐椅上的裸体》,本为著名实业家兼收藏家Henri Canonne所有,画作自诞生以来未曾公开展示过,直至此次佳士得预展时才首次亮相,拍卖成交价为664,925万英镑。 拍卖现场上演“爆棚” 熟识艺术品的人都知道,现在世界上最贵的艺术品,印象派大师们绝对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因而这一领域也被认为是最具人气和买气的,无论是在纽约还是在伦敦,无论经济环境多么糟糕,它们永远都拥有铁杆“粉丝”们。 这从此次佳士得夜场拍卖现场的“人满为患”就能深切感受到。距离正式开拍还有半个多小时,位于伦敦国王大街的佳士得总部里已是人头攒动。买家们必须凭着竞买号牌方能进入拍卖大厅,即便这样,现场不仅座无虚席,就连过道也被站满了里三层外三层。为了节省空间,委托席也只好变成站席,三四十名佳士得工作人员只好站着为全球委托买家服务。此景多少让人疑惑这是高端艺术品拍卖还是北京早晚高峰时拥挤的地铁? 记者席的拥挤是可想而知的,毕竟有这么多重头拍品亮相,怎能缺席!各路记者为了占领有利地形,早早地就在记者席上架起各自的工作“武器”。为了做即时报道,各路记者还纷纷亮出自己的武器一一电脑、黑莓、手机等等,这边拍槌刚落,那边就已获得最新的成交价,好不热闹。 买家现场很理性 作为20年来最重要的印象派作品拍卖,并创造了英国前所未有的佳绩,许多人看到这样的报道后,一定会认为拍卖现场竞投得十分激烈,每一件“明星”拍品都要历经数十回合后,才能见分晓。 但事实并非如此。此次拍卖最大的明星拍品当是第8号拍品毕加索《喝苦艾酒的人》,从2200万英镑起拍的,竞价阶梯为100万英镑,至31 00万英镑,执槌本场拍卖的欧洲、俄罗斯及中东佳士得总裁Jussi落下这一记重槌。据记者现场观察,这件拍品的较量前后只进行了5分钟。 另一件拍前被广泛看好的莫奈佳作《睡莲》,估价为300(历至4000万英镑,从2200万英镑起拍,竞至2900万英镑,就没有买家应价了´因未达到底价遗憾地流标了。记者在现场还注意到,当《睡莲》叫价2900万英镑时,拍卖师Jussi转问叫价2800万英镑的买家:“需不需要再加一口价?”这位买家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 事实上,从竞买的场面来看,这场拍卖少了中国拍场经常上演的你争我夺、志在必得的激烈竞买场面,大多拍品都是几个回合后便见分晓;从成交状况来看,大多拍品的成交价都非常接近估价,而且只有75%的拍品成交了。由此可见专家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同时欧美藏家的冷静、成熟也不得不让人拍手称赞。 拍卖会刚一结束,佳士得伦敦印象派与现代艺术部总监及主管Giovanna Bertazzoni就对记者表示:“拍卖会上全球竞拍者踊跃出价,可见艺术市场持续吸引可观的消费,尤以最珍贵罕见的艺术杰作,人们反应更加热烈。这更使伦敦拍卖会首次突破1.5亿英镑的总成交额。”
藏事短信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记者   艺术大师   成交   伦敦   拍卖会   英国   印象派作品   拍卖市场  
描述: ,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文化部等单位陆续发起“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历时20多年,编纂出版了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等十部集成志书。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1日。 ■文物珍宝
百年艺术市场与保罗·塞尚
作者: 张广军   来源: 收藏投资导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保罗   艺术市场   排行榜   塞尚   印象派画家   艺术品   19世纪   印象派作品  
描述: 在19世纪的法国,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不仅一文不值,而且还要遭到奚落和嘲笑的命运。而今天,在最贵世界艺术品排行榜上,独占鳌头的就是那些当年被房东拿去盖鸡笼和兔窝的印象派作品。其中有一位艺术家,生前屡遭沙龙展拒绝,只有他养的一只鹦鹉称他足个大画家。有一次他想送给朋友一张画,那位朋友犹豫着说:“我怕拿回去我夫人不喜欢”。画家想了个办法说:那我晚上去你家,就说请你帮我指点一下这幅画,然后就顺势放你家。”就是这样一位画家,他当年创作的一幅油画《玩纸牌者》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