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浅谈中国佛教造像中的人文思想
作者: 高明哲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佛教造像   人文思想   石窟艺术   传入中国   印度佛教艺术   最早期   印度中部   艺术渊源   新疆地区   菩萨  
描述: 佛教艺术渊源于印度。在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一世纪这一期间,印度中部出现了在塔门和塔周围栏杆上佛本生、佛本行等故事的浮雕,这就是印度佛教艺术中最早期的创作。以后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在我国新疆地区天山南麓大为发展起来,尤其是佛教艺术中的石窟艺术创造,后来石窟艺术也随着佛教进入玉门关,使河西走廊成为了石窟艺术的中心地带。 石窟艺术与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佛的人们服务的。它虽然以虚幻的佛教故事为题材,但创造艺术的人生活在当时的阶级社会内,为了表达故事的内容,就不能不用当时当地各阶级人物的真实生活,借助艺术手法表达出故事中的各种情景,这就反映了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阶级的真实生活景象。佛教造像吸收了印度、犍陀罗等外来艺术风格的同时,也有我国西北少数民族自己的民族形式,后又经历了重要的汉化的过程,充分地体现了内地人们的生活与艺术技巧,使中原汉族的艺术风格和意识形态跃然于造像之上。 佛教造像中的人文思想正是在艺术和意识的合力下孕育而生的,具体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放与兼容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其雕塑艺术从洞窟内走到洞窟外,从个人的内在修行到面向大众的弘扬光大,每一次的改变都是为了谋求发展,为了迎合当地的需要。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