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探寻自然理趣——环境设计中一个永恒的意念
作者: 施志荪   来源: 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景观设计   广东省人民政府   观光者   理趣   环境设计   世博园   世界园艺博览会   植物种植设计   设计者  
描述: 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已降下帷幕,但园中的环境设计仍然要经受时间的考验,这将是设计者长久关注的课题。本文就世国“艺术广场”的构思设计如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试图说明“自然理趣”是设计人
乐在其中:访云南青年盆景艺术家郭纹辛
作者: 亚丁   常青   陈滨   来源: 时代风采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佳作   艺术手法   盆景艺术   昆明   艺术效果   意境深远   园林艺术   闲暇   世界园艺博览会   年纪  
描述: 郭纹辛年纪很轻,却甘于寂寞,耐得寂寞,闲暇之时,用自己的慧眼和巧手创造出了一幅幅巧夺天工意境深远的盆景佳作,观后令人敬佩之至,赞不绝口。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收藏展出了郭纹辛的三幅盆景佳作受到了
思想的旋律——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铸钢教授
作者: 王世慧   来源: 华东科技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模式生物体   功能分析   动物模型   铸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博士生导师   个体发生   旋律   组织特异性  
描述: 遇到了军人,那种行如风站如松,身板硬朗挺直,站在天地之间的军人。 奋发是未来的彼岸 理想是成功的旋律 王铸钢,男,40岁,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和生物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画家崔宁与曼德拉的情缘
作者: 祖六四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审判   博物馆   曼德拉   历史题材   文化艺术交流   青年画家   绘画艺术   文化科学   艺术节   油画  
描述: 2000年8月11日,刚从南非罗兹大学留学回到南京的青年油画家崔宁,收到南非文化科学部部长本·恩古班尼博士的一封信函,郑重邀请他为新落成的曼德拉博物馆创作大型历史题材油画《利法尼亚大审判》。在偌大
从大森林到小木屋
作者: 郭盖   来源: 中国商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伊春市   博览会   艺术   黑龙江省   首都博物馆   中国美术   北京   油画   木屋  
描述: 孙艺玮:1970年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1993年来京职业画家;1994年底在首都博物馆参加八人油画联展;19北京艺术博览会;1996年3月在新奥特艺术走廊举办个展9月在中国美术馆画廊搞四人联展。
周总理胸前的纪念章
作者: 原化周   来源: 上海集邮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章   “为人民服务”   中国革命博物馆   周恩来总理  
描述: 周恩来总理在晚年,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无论是在大江南北还是出国访问,胸前一直佩戴着一枚“为人民服务”纪念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是其为国为民心迹的袒露。 这枚长方形纪念章,25×15mm,右边是毛主席侧面浮雕头像,左边镌刻毛主席手书“为人民服务”的题
英国拒绝归还抢来的文物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英国政府   各国政府   希腊   埃尔金大理石   拒绝   珍贵文物   战利品   战争   雕塑  
描述: 目前,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因战争或其他原因至今无法取回遗留在别国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因此纷纷行动起来,希望通过正常渠道索回这些丢失在国外的文物。但英国表示拒绝归还抢来的文物。在英国拒还的文物中,有些是战利品,有些是窃取和偷运的,还有些
文化集粹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罗斯   故宫博物院   当今世界   学术性   近百年   科研项目   学术研讨会   中国美术   中国油画   芭蕾舞剧院  
描述: 世纪回眸百年丰碑《20世纪中国油画展》,于今年7月5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性、学术性、前瞻性的大展,它与同期举行的引进与创造——20世纪中国油画学术研讨会和即将出版的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20世纪中国油画》三卷六册大型画册,作为对中国油画百年的纪念。它汇集了中国油画近百年来各发展阶段有影响的270余位画家的400余幅作品。年岁最大的生于1869年,年岁最小的生于1971年,其中1920年前出生的有61位,1920年至1945年间出生的有90位,1945年至1971年间出生的有128位。
转型中的国际艺术格局及海外中国新艺术
作者: 张朝晖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   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当代艺术   格局   新艺术   双年展   作品   转型  
描述: 对于关注国际艺术发展潮流的人而言,90年代可谓波澜起伏、蔚为壮观的十年。到网络空前发展的地球村时代,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在越来越多地受到艺术的影响,海外中国新艺术的崛起,似乎和中国以大国的面貌和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一样,成为国际艺坛一道最为绚丽的风景线。 在全球化的趋势日渐明朗和清晰的世纪之交,海外中国新艺术和国内新艺术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工作和生活在纽约、巴黎的中国艺术家和展览策划人经常回国工作或者实施自己的艺术方案,而居住在北京、上海或广州的艺术家也同样和海外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同时出现在国际艺术大展上。刻意区分海内外的中国新艺术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但限于篇幅所限,我在本文中描述和分析的虽是海外中国艺术家,但行文当中则不可避免地谈到国内的形势和艺术的发展。 从国际艺术运动发展的趋势来看,进入90年代的所谓欧美主流艺术再也没有产生象60、70年代那样风起云涌的大地艺术、观念艺术、涂鸦艺术和行为艺术;而以技术和人造物为媒介和材料的艺术却异军突起。韩国人白南准在60年代起便从事电视雕塑的实践;劳申伯格在70年代初便创办全美艺术与科学协会,协调美国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合作项目;也就几乎在同时,雷曼使用摄影、安迪·沃霍尔使用...
集科技精华 展玲珑机身——飞利浦迷你DVD570M面市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音像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兽面纹   乐器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测音   编钟   七声音阶   故宫博物院   音乐文物   黄翔鹏   李纯一  
描述: 集科技精华 展玲珑机身——飞利浦迷你DVD570M面市
< 1 2 3 ... 8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