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博】搜索到相关结果 110 条
-
巴黎国际艺术城一瞥
-
作者:
韩国栋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巴黎国际艺术城
塞纳河
画家
中国艺术
艺术家
枫丹白露
中央美术学院
布鲁诺
雕塑艺术
-
描述:
巴黎——一个令人向往的艺术之都,做为艺术家有幸去那里考察和体验,是多少人一生的梦想。巴黎象个巨大的博物馆,展示着远古和现代、法国及世界各国风格各异的建筑、服饰、陶瓷、绘画和雕塑艺术作品。 当人们漫步
-
夭折的蓝鹰
-
作者:
任文学
来源:
世界博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
历史博物馆
协议
美国历史
支持者
约翰逊
罗斯福总统
复兴
洛杉矶
工厂史
-
描述:
美国历史博物馆于9月在洛杉矶博物馆举办“艰难历程——美国血汗工厂史(1820~今)”展览,届时将有一只瓦蓝色的金属小鸟雕塑与观众见面。它高约6英寸,两翅展开长达6英寸。雕像做工不算精细,但它却能奇迹般唤起人们对美国历史上一次最大变革计划的回忆,让人想起罗斯福
-
雕塑艺术展及研讨会暨《竹木雕刻》卷出版发布会举行
-
作者:
姜浩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工艺美术学
牙雕
竹雕
研讨会
自然博物馆
竹木工
雕塑艺术
雕刻艺术
发布会
-
描述:
由上海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和上海自然博物馆主办的“上海雕塑艺术各家名作展”于99年9月26日至10月15日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举行。展出的150余件作品有木雕、石雕、牙雕、竹雕、根雕、皮雕、面塑等。薛佛影、支慈庵、张景安、徐宝庆等当代著名雕刻家作品亦与观众见面。具有传统工艺色彩
-
重提《开国大典》邮票上的人物
-
作者:
万士孙
来源:
上海集邮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济深
刘少奇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办公室
革命博物馆
毛泽东
宋庆龄
邮票
周恩来
油画
-
描述:
纪7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第五组)邮票采用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修改稿为主图。根据收藏这幅名画的中国革命博物馆以办公室名义给我的复信,可以明确:在画面上,站在毛泽东身后的,除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周恩来、林伯渠外,
-
神奇的古沉船之谜
-
作者:
刘刚
来源:
记者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水下考古学
历史博物馆
古代沉船
水下文物
西沙群岛
宋元时期
岳石文化
考古调查
考古工作
-
描述:
在中国,准备建立自己的水下考古学的愿望,始于要了解沿海岛屿上的古文化遗存情况。从70年代起,中国就曾在西沙群岛上进行过考古调查,因其时正值“文革”,这项考古事业未能进行真正的筹划。1986年,英国人米歇尔·哈彻等人在南中国海偷偷打捞出了一艘沉船中的大批中国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和金锭等物,并于次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拍卖获得巨利。在中国的沿海海域,这样的沉船不少,中国政府和考古学者怎能置之不顾?
-
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会
-
作者:
暂无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智慧
艺术发展
博览会
冰灯
哈尔滨
凝固
冰雪艺术
松花江
艺术品
音乐
-
描述:
哈尔滨是中国冰雪艺术的摇篮,哈尔滨冰灯驰名中外,饮誉华夏。勤劳、智慧的哈尔滨人民利用得天独厚的冰雪自然优势,聚天下胜景,拢大地灵秀,现今古奇观,以松花江天然冰为村料,经过独具匠心的雕琢,制造出玲珑别透、形态万千的冰灯艺术品,阳光下晶莹如玉,月光下万紫千红,是立体的图画,彩色的诗篇,凝固的音乐,令人陶然欲醉,流连忘返……
-
体味自由
-
作者:
曹力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原始生命力
中国古代
绘画艺术
审美主体
维也纳分离派
作品
魔幻现实主义
油画
乡土风情
-
描述:
曹力以善于叙述清醒的神秘和真实的梦境而独具一格,这肯定得益于到处生长着神话与传说之树的艺术家童年的故乡贵州山区。如此多的童年意识,如此多的音乐与诗的性质,使曹力的作品始终保持着既烂漫纯真而又深邃严峻,既清晰客观而又梦幻空灵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苏旅1978年,我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当时正是国家开始对外开放,百废待兴。国外信息不断涌人,通过各种讲座、杂志、画册、影视等媒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全新的天地。美院旧的教学观念受到很大冲击,一年级下学期和整个二年级我都是在访惶中。写实的东西显然不能使我完全满足,我的性格是喜欢变化丰富,我总记得一个小提琴大师的格言:世界上有一样东西比美更吸引人,那就是'变化'。再则,我看到写实的东西从古典艺术到现代各种艺术门类,都已做得尽善尽美,我们掌握的这么点写实本领就显得很可怜。最终我承认了绘画的局限性,开始去寻找绘画艺术本身的表现力,即其他艺术不能取而代之的那些特性。先是注意到维也纳分离派,那华丽的装饰性、平面化、变形,画面既结实又极丰富,这是和写实的情节性绘画不一样的东西。后来又对德国表现主义感兴趣,那情绪的宣泄,任意的变形,觉得很过痛!然后又是后期印象派...
-
视像空间
-
作者:
芭芭拉·伦敦
张朝晖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便携式摄像机
观众
表达方式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艺术形式
作品
雕塑
视像艺术
观念艺术
-
描述:
视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出现在60午代中期,因为那时便携式摄像设备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自到那时,这种媒介仍局限于装备良好的电视工作室,那里有沉重的2英寸录相设备及工程师们。但那时使用者对便携式摄像机并不熟悉。电视工作室有笨重的录制台、电池瓶及很不灵便的摄像机,放在胶片盒里的胶片使用起来也很不方便。那时,一些艺术家发现便携式摄像机是可以承受得起的,而且它的可以在较暗的光线条件下进行录制的能力使这种媒介变得富有吸引力。他们觉得摄像这种媒介十分开放,具有很大的艺术发展潜力。在以后的30年中,这一领域得到很大的扩展,包括最著名的单频道录相带、视像雕塑和环境装置。 在早些时候,一些艺术家将视像作为主要的媒介载体,其他的人将之与雕塑、舞蹈、
-
走进古埃及的艺术世界——写在大英博物馆藏品来华展出之际
-
作者:
邢晓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埃及人
木乃伊
雕塑作品
艺术世界
上海博物馆
护身符
博物馆藏品
公元前
古埃及
纸莎草
-
描述:
1999年6月18日,大英博物馆藏古代埃及珍宝展在上海博物馆隆重开幕。我们敬仰已久的古老文明中丰富多彩的文物,第一次来到中国,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雕塑、绘画、文字、木乃伊棺木以及日常用品等等百余件展品,几乎包括了古埃及除建筑之外的所有造型艺术种类,反映着古埃及人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趣味。
-
在美国宾大寻访《飒露紫》
-
作者:
王大方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陈列
宾夕法尼亚大学
李世民
中华文明
战马
艺术创作
昭陵六骏
纯紫色
中国文物
因山为陵
-
描述:
唐太宗“昭陵六骏”,是中国石刻艺术的杰作,其中《飒露紫》是六骏中保存最好的一幅浮雕。然而,令人痛惜的是在军阀混战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分子勾结陕西军阀,于1914年将《飒露紫》和另一匹骏马雕刻《拳毛》盗运出境,运放到美国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陈列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