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博】搜索到相关结果 699 条
-
郭晋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装饰
博览会
绘画研究
江西省
陶瓷研究
山东淄博
美术师
作品
颜色釉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景德镇陶瓷学会会员,景德镇文艺协会会员。作品主要特点以颜色釉风景综合装饰为主,作品曾参加:2010年--由文联举办山东博览会,作品《春醒》获奖并编入《第五届山东淄博工艺品博览会》作品集。2010年--由江西省政府举办"生态中国,绿色江西",作品《鄱阳群仙沐浴图》编入
-
三乐斋陶瓷艺术
-
作者:
谭刚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梁
景德镇
博览会
江西省
陶瓷艺术
作品
工艺美术
-
描述:
谭刚江西省工艺美术师,青年陶艺家。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手机:13767808861(谭刚)15807087426(蔡慧卿)网址:tg.123jdz.com
-
余娜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览会
釉上彩
江西省
美术师
工艺品
作品
花鸟
工艺美术
美术家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余娜江西景德镇人,1978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员。从小酷爱绘画,主攻花鸟。2010年在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中作品《金玉满堂》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
陶瓷博物馆与美术馆在当代的结合
-
作者:
陈航宇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青花瓷
陶艺家
蓝色革命
展览
古陶瓷
景德镇市
当代
美术馆
专题
-
描述:
在第十届中国景德镇“瓷博会”举行之际,由荷兰代尔夫特市与中国景德镇市共同举办的“蓝色革命——四百年前两座城市的情缘”展在景德镇市御窑博物馆开展。该展览最大的特点在于布展理念及与理念紧紧相随的布展形式
-
林卫国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业技术资格
江西省
美术学院
景德镇市
作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
景德镇陶瓷
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政协委员。景德镇市珠山区政协常委。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湿地博物馆,江西省、云南省、黑龙江省博物馆、江西省工艺美术馆收藏。作品获全国省、市金银铜奖五十多项。新余学院、井冈山大学、江西省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
吴和龙陶瓷艺术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收藏家
江西省
景德镇市
陶瓷艺术
国内外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吴和龙江西省陶瓷技师(国家二级);景德镇市高级陶瓷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高岭陶艺学会会员。擅长花鸟、山水等,技艺灵怪,用笔奇崛,作品清新雅致。其作品不仅被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国家二级
-
论清代瓷器的器型、纹饰特征
-
作者:
林亚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康乾盛世
景德镇
御窑厂
中国传统
清代瓷器
纹饰
中国封建王朝
上海博物馆
造型
中国瓷器
-
描述:
清代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日暮,也是中国传统瓷器在两千年瓷器长河中的最后绝响,它溅起的浪花在三百年之后的今天依然光彩夺目,尤其是康乾盛世创造的辉煌,今日更是难以逾越。令人遗憾的是康乾盛世以后,中国瓷器的光芒逐渐被海外如日本等国所遮掩,成了名副其实的"瓷器帝国的落日"。清代景德镇独领中国瓷业风骚,充分展示了"瓷都"的特有魅力。如果将清代瓷器分成两个时期,那顺治(1644-1661)、
-
齐卡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博览会
陶瓷艺术
作品
工艺美术
-
描述:
1986年生,江西景德镇人。作品《秋实》在2009年上海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获金奖,作品《反哺》2011年迎奥运中青年陶瓷艺术大赛获金奖。
-
“青花玲珑”纪念瓷
-
作者:
崔听槐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景德镇
中国陶瓷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
博览会
玲珑瓷
瓷都
青花
瓷器
市人民政府
-
描述:
说到瓷器,首先想到瓷都景德镇。品种之多,品质之高,也许历史上无人能出其右;官窑、御瓷,成就了瓷都美名。8年前,"2005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于当年10月12日在景德镇新落成的中国陶瓷博物馆拉开帷幕
-
雕塑空军魂 铸造强军梦——张宇桐与中国航空博物馆群雕
-
作者:
徐永涛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空
博物馆
飞行员
英雄主义
革命英雄
创作
空军
中国人民
雕塑
浪漫传奇
-
描述:
在一切归于平凡的和平年代,昔日英雄似乎已经谢幕.然而,英雄主义、英雄崇拜却不会从人们的追忆和憧憬中泯灭.一批批反映军旅题材与红色文化的文艺作品的出台,点燃了当代中国人的英雄主义情结与爱国主义热情.在高科技竞争的全球化背景下,缅怀历史上革命英雄大起大悲的人生、浪漫传奇的命运,展示全新的军营文化与红色理念,传递"热血正能量",激励人们在平淡的生活里创作不平凡,成为一种新的精神诉求.曾经的《亮剑》《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等电视剧反复播放,收视率屡创新高,正是当前这一状况的有力说明.而在中国雕塑艺术行业领域,在首都以北大汤山脚下,一把象征制胜天空的"利剑"刺向苍穹.莽莽青山之下,一座座形态逼真的巨型雕塑巍然矗立,凝重而壮美;一个个伟岸浩然的革命烈士形象,饱满而鲜活;一段段热血与烽火写就的悲壮记忆,成为彪炳千秋的历史定格,以磅礴的气势震撼人心.漫步英雄大道,追昔抚今,让每一位参观者肃然起敬,心底迭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