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博】搜索到相关结果 688 条
-
周华兰陶瓷艺术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青花斗彩
研发
陶瓷
八十年代
艺术作品
花釉
世家
装饰艺术
美术展览
-
描述:
周华兰陶瓷世家,几代人从事高端薄胎碗的生产与研发,被大师广泛使用,曾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作者擅长花鸟和青花釉下装饰艺术,并兼青花斗彩及釉上多种彩绘。作品构图新颖、技法娴熟、清心秀雅,形成了自己独特
-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幕后风波
-
作者:
马涛
来源:
档案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少奇
作品署名
安源工人运动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毛主席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革命博物馆
无产阶级革命
毛泽东思想
油画
-
描述: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文革"时曾风靡一时,与样板戏、语录歌并列三大红色经典。据有关部门统计,该画共印9亿多张,超过了当时全国的总人口数,即全国平均每人一张还多,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画,这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但就是这样一幅
-
油画《开国大典》屡遭篡改内幕
-
作者:
高继民
来源:
档案与社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青年画家
篡改
革命历史题材
《开国大典》
内幕
中国革命博物馆
油画
-
描述:
青年画家激情创作《开国大典》横空出世 1951年初,中宣部、文化部开始筹备建党30周年绘画展览。为此,中国革命博物馆迅速组织全国几十位知名画家进行突击创作,短短几个月便拿出了近百件革命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不少作品如《地道战》、《毛主席延安整风》、《强夺泸定桥》等精品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
艺术高地上的默默坚守:青海著名画家王新明答记者问
-
作者:
和平
来源:
党的生活(青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著名画家
改革开放初期
艺术家
青海
答记者问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革命博物馆
王新
-
描述:
的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很多艺术家弃笔下海的时候,他却始终坚守着艺术高地,保持着乐观谦和的生活态度,默默耕耘,成绩斐然。其油画作品曾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并发表于《人民日报》等诸多报刊,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其独创的功画、太极书画和创意书法亦为社会各界所注目。
-
华国锋与油画年历《你办事,我放心》(上)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党政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宣部
青年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
《开国大典》
绘画展览
中国革命博物馆
文化部
油画
-
描述:
华国锋与油画年历《你办事,我放心》(上)
-
克里姆特:吻醉世界
-
作者:
朱洁树
高靓婧
来源: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艾米丽
艺术家
新艺术
巴洛克
作品
黄金
受害者
女性
宫殿
-
描述:
这个夏天,奥地利维也纳每一座重要的博物馆都翻出了压箱底的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作品,将自己的展墙布置得金黄璀璨。为纪念这位新艺术主义大师的150周年诞辰,维也纳成了一座黄金
-
蒋小兰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硕士学位
高等专科学校
客座教授
职业技术学院
陶艺家
景德镇市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蒋小兰,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就职于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教师,受聘于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女陶艺家协会会员。作品被景德镇陶瓷馆,江西省博物馆收藏。
-
十七世纪景德镇瓷器的博古纹装饰探源
-
作者:
熊金荣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古纹
装饰博古图
十七世纪景德镇瓷器
-
描述:
本文对十七世纪景德镇瓷器装饰的博古纹图案进行了溯源,并对这种纹饰流行的原因深入了分析。认为一方面它是以明中晚期"博古图"卷轴画为粉本,再加上文人参与民窑陶瓷产品的生产设计,这都使得这种装饰图案拥有了明显的文人意趣。由于这种博古图案装饰迎合了时人追求的风雅情趣,使其成为十七世纪陶瓷装饰中流行的纹样。
-
景德镇国际陶博会举办
-
作者:
夏小波
来源:
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
景德镇
生产国
博览会
贸易商
陶瓷企业
陶瓷产品
-
描述:
10月18日-22日,2012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举行。来自世界主要陶瓷生产国近700家陶瓷企业,以及数千名海内外陶瓷产品采购商、贸易商参展。
-
景德镇寻瓷
-
作者:
面线糊
来源:
健康生活(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作过程
博物馆
青花瓷
茶具
景德镇
大市场
陶瓷学
朝花夕拾
瓷器皿
店主
-
描述:
突然有一天厌倦了紫砂的古朴低沉和玻璃茶具的一览无余,又因周董在低吟: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顿时聊发我附庸风雅之浅薄,对这无论于内于外、于古于今都魅力恒久的青花瓷添上一笔沧海一粟的个人迷恋。若说迷恋,其实始于某次与友人的品茶小聚。友人拿出一套产自景德镇名曰朝花夕拾的茶盏作为品茶之皿。四只器皿上的青花图案或取闲花或取游叶应景着四季之变。
<
1
2
3
...
19
20
21
...
67
68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