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博】搜索到相关结果 688 条
-
张家口市博物馆馆藏玉器选介
-
作者:
闫玉光
吕慧琴
来源:
文物春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器
张家口市博物馆
明清时期
-
描述:
本文介绍了11件张家口市博物馆近年收藏的明清玉器,有明代巧作人物纹玉坠、明代龙首浮雕螭纹玉带钩、清代龙首委角素面白玉带扣、清代透雕双龙寿字纹玉佩饰等。
-
嘉庆官窑粉彩婴戏碗赏析
-
作者:
崔跃忠
安瑞军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清代
博物院
山西
嘉庆
传统吉祥图案
寓意
馆藏
题材
粉彩
-
描述:
婴戏纹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器物。山西博物院馆藏的一件清代嘉庆官窑粉彩婴戏碗,属婴戏纹精品。本文将对这件藏品的婴戏纹内容做一些介绍,解释其中所包含的吉祥寓意,并就嘉庆朝婴戏题材的特点进行简要的探讨。山西博物院馆藏的这件清嘉庆官窑粉彩婴戏碗,通高5.6厘米,口径
-
安徽省博物院藏潘玉良自画像研究
-
作者:
王璐璐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专家学者
博物院
自画像
潘玉良
国内外
安徽省
中国油画
-
描述:
安徽省博物院现珍藏有著名旅法女画家潘玉良的4000余件作品,为国内外所仅见。潘玉良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被称为“中国油画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
市场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艺术展
釉下彩
水下
艺术品
不同时期
古代中国
考古发掘
中国国家博物馆
瓷器
-
描述:
国博展出古代瓷器和水下考古成果"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成果展"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除部分瓷器展陈于"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外,展览特选了135件中国古代瓷器,分为"颜色釉瓷艺术""釉下彩瓷艺术"和"釉上彩瓷艺术"三部分展出,囊括了不同时期的名窑精品。
-
被肯定的民间元青花
-
作者:
陈逸民
陈莺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徽省博物馆
藏品
青花瓷器
民间收藏
珍贵
元代
研究人员
首都博物馆
鬼谷子
元青花瓷
-
描述:
恰恰忘记了"鬼谷子"元青花瓷罐本身就是一件民间藏品。博物馆的东西,哪怕是国外,也不会轻易将其送上拍卖市场。
-
残瓷碎片 可藏可玩
-
作者:
李绍斌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彩瓷
设计制作
收藏
陶瓷片
台灯
碎片
陶瓷研究
青花
木雕纹饰
-
描述:
古代遗存的陶瓷片,除了可作为学习古陶瓷知识的标本进行收藏外,还可供人雅玩儿。自从南京出现瓷片族,二十多年来,影响遍及江苏乃至全国不少城市。近年来,收藏瓷片者队伍愈来愈大,有人藏瓷片数以吨计,一些城市甚至形成了古瓷片市场。许多古瓷片的收藏者、爱好
-
一醉幽蓝六百年
-
作者:
那颖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青花瓷器
文化交流
对外贸易
俄罗斯
上海博物馆
元代
制作工艺
-
描述:
2012年可以说是元青花年,10月18日世界各地的元青花馆藏瓷器在上海博物馆集体登场亮相。作为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系列活动重头戏,“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在沪上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来自伊朗
-
精致玲珑的虢国玉蝉
-
作者:
郑立超
张青彦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门峡
虢国博物馆
蝉
雕刻工艺
审美水平
-
描述:
在河南三门峡虢国博物馆的展厅里,几只温润逼真的玉蝉引得众多游客驻足欣赏。这些玉蝉或形象简明,造型古朴,寥寥几刀雕刻而成;或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纹理清晰。绿色玉蝉青翠欲滴,白色玉蝉温若羊脂,黄色玉蝉厚重凝练,不由得让人感叹其独特的审美水平和高超的雕刻工艺。
-
明止德重建忠肃王庙碑略考
-
作者:
王建国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收藏
文物
安徽省
-
描述:
安徽省寿县博物馆收藏一块明正德年问重建忠肃王庙碑刻,此碑通高192厘米,厚20厘米,宽89厘米,无碑帽,碑头弧顶,底部有楔形榫,长20厘米,上宽50厘米,下宽35厘米,应为立碑插于基座所用。碑额左右两边采用减地浅浮雕纹饰
-
穿越时空的青铜光芒:青州市博物馆青铜佛教塑像赏析
-
作者:
李亮亮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弥勒佛
形象
青州市
中国佛教
雕塑史
立像
青铜塑像
佛教造像
青铜像
-
描述:
雕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梁思成先生在《中国雕塑史》一书中盛赞:"艺术之始,雕塑为先……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青铜像在我国雕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如果说三星堆及其之前的青铜像和面具仍具有肇始阶段的原始色彩的话,那么汉代的青铜造像即可称为成熟期的产物。尤其是青铜佛像的出现,不但为传统雕塑带来了新的元素,更是影响了其后几千年的雕塑史,成为中国雕塑一个大的门类。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雕塑史上,在统治阶层的大力宣扬下,在虔诚信仰的驱动之下,在高超的手工业
<
1
2
3
...
12
13
14
...
67
68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