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博】搜索到相关结果 126 条
-
生活在公众环境艺术中的朱成
-
作者:
王川
来源:
山花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隐秘结构
现场
博览会
玉树
磨刀
巴尔扎克
雨果
法兰西
裸体
场地
雕塑
-
描述:
中国大陆开放改革20年以来,城市公众环境雕塑艺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出色的雕塑家。艺术观念更新的深度发展及拓展材质;雕塑纳入城市总体与设计,发展的速度之快,令人担忧大于令人喜悦。担忧的是公众雕塑泛滥成灾的现象相当严重,如审美趣味低下,作品制作粗俗不堪,特别是中小城市以下县级公众环境雕塑俗不可耐,也就是说俗也俗不到家,俗也俗得不够正派。正是在这种城雕的悲观现实之背景,笔者提出以朱成的雕塑
-
古瓷修复之谜
-
作者:
龙海
来源:
文明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彩绘陶
烧制
陶瓷器
修复
古瓷
明代
景德镇市
上海博物馆
中国古代陶瓷
-
描述:
从良渚文化扁足陶鼎到明代青花龙云人缸,蒋道银修复的不仅是古代窑工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修复的更是中国古代陶瓷的历史
-
北京市建筑规划展览馆主题设计报告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会展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示空间
华夏文明
步道
双螺旋
世博会
影视
浮雕
紫檀
礼品
水晶
-
描述:
①门厅主题:“开放、流畅、现代”形式设计:首层门厅结构主要分成六个部分,地面是玻璃流水甬道配合水下电脑灯光组、主题浮雕馆名墙、左右对称玻璃流水幕墙、利用先进的夹层纤维玻璃技术制作成的水幕影像墙。
-
收藏家周方清与青花瓷研究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坛
民间收藏
开封博物馆
盛世
文化经典
收藏文化
学术研讨会
大相国寺
-
描述:
收藏家周方清与青花瓷研究
-
立足本土 胸怀世界——访雕塑家吴为山
-
作者:
薛龙春
来源:
群言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肖像雕塑
齐白石
艺术家
安东尼
立足本土
雕塑家
吴为
作品
现代雕塑
-
描述:
第一批到巴黎学习肖像和人物雕塑的中国学生是在1910—1911年。除了这些最初的法国的影响外,1950年代和60年代,俄国的形式主义雕塑风格来到了中国。据我所知,吴为山是第一位中国雕塑家回归到中国的传统,以求建立一种本土风格的肖像和人物雕塑方法、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同时兼备了家庭背景和天赋才能的优势,这实在让人羡慕不已。——安东尼·司顿斯
-
在俄罗斯油画的圣地上——访列宾故居
-
作者:
李动
来源:
人民公安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制品
博物馆
俄罗斯油画
现实主义绘画
19世纪后期
伏尔加河
列宾
肖像画
代表作
德国法西斯
-
描述:
的故居,穿好鞋套走进那间木制结构的洋房,里面寂静无声,展示室里陈放着许多大师的遗作和代表作复制品,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其成名作,现在于俄罗斯博物馆。这里虽然大多是复制品.但集中起来系统地欣赏一番
-
《南京博物院吴为山文化名人雕塑馆》序言 凝固的历史
-
作者:
熊秉明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逸笔草草
天如
不求形似
立德
三不朽
萧娴
南京博物院
尊像
林散之
吴为山
-
描述:
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考是以“人” 为中心的。“天” 的观念相当于西方“神”的观念,然而不尽相同,“天”更抽象。 中国文化中的造型艺术是书法和绘画。雕塑主要代表寺庙里的神灵,受人顶礼膜拜。审美的意味是附带的,甚至是被忽略的。 先秦的儒家和道家都是哲学,不是宗教。左传里记载的三不朽是立德、立功、立言,
-
《吴为山文化名人雕塑馆》序
-
作者:
徐湖平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学
历史氛围
艺术之美
此际
南京博物院
历史精神
吴为山
-
描述:
历史是人民所创造的,历代的文化名人是人民的杰出代表。 南京博物院的性质是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她用艺术向人们展示历史,又让人们在历史氛围中享受艺术之美。此时此际,人们怎能不加倍崇仰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呢
-
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艺术系列活动之一 南京博物院吴为山文化名人雕塑馆开幕
-
作者:
朱庆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学
开馆仪式
蒋树声
评议组
人才高地
张桃林
坏着
张道一
南京博物院
吴为山
-
描述:
“人们从这里进去,怀着好奇和欣赏:人们从这里出来,感到满足和景仰”。2003年1月27日上午,由著名科学大师杨振宁题写馆名
-
张开济的生活一半是情趣一半是幽默
-
作者:
余玮
来源:
北京规划建设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执业建筑师
幻灯片
景德镇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博物馆
中国古代建筑
旧货市场
古建筑
建筑创作
-
描述:
真的,走进张开济的家,就似走进一个小型木雕博物馆……建筑大师张开济住在北京海淀一套很普通的住宅里,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我敲开了张老的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