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色彩的魅力--记南国花园室内设计色彩的搭配
作者: 陈刚   来源: 广东建筑装饰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色彩   南国花园   建筑装饰   室内设计   建筑造型  
描述: 色彩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大学问,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从古至今令多少文人墨客和建筑装饰设计大师们为之倾醉。在色彩的王国里,这些艺术大师们被激发出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可以这样讲,解析及搭配色彩过程的感觉真是其妙无穷。
泋性语言写南国*——李福岩风景油画评析
作者: 韦秀玉   甘月华   来源: 歌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泋性语言   南国   油画   南北互融  
描述: 近年来,南方油画家们致力于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表现。李福岩作为一个有着南北方生活经历的画家,在创作中体现了个人对风景绘画的独到见解,融入自己真切的情感,使作品图像从物象的层面上升到精神的层面。画家的生活阅历、图像处理和绘画语言三个方面体现了李福岩的艺术理念,也影响其风景艺术创作中的艺术性表达手法。
沐浴暖风——《南国四季花满枝》工笔花鸟画系列创作谈兼析对经典宋代工笔花鸟画的研习与运用
作者: 陈亚玩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习   宋代   南国四季花满枝   创作   工笔花鸟画  
描述: 宋代工笔花鸟画在宋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写实高度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宋代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奠基者、发扬者,其审美观念、风格特征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工笔花鸟画家们。本文结合自己的创作《南国
人性的呼唤——孙震生工笔人物画赏记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习   宋代   南国四季花满枝   创作   工笔花鸟画  
描述: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的日子里,诞生了孙震生。这名字提醒他记住这悲剧的毁灭,体悟这悲剧中人性的呼唤,去迎接毁灭后的新生。30年后,震生而立之年,以《回信》获得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金奖。我是中国画展区的评委,清晰地记得那张画——灾后收到军用毛毯的藏族孩子正在写回信的情节被描绘得真诚而温馨,工谨的描与染塑造了画中人,打动了读画人。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对汶川大地震的
敏心感时 ——小议张美中工笔人物的形象转换
作者: 刘永胜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习   宋代   南国四季花满枝   创作   工笔花鸟画  
描述: 以藏族人民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创作,至今仍是代有才人,佳作频仍,其中名家与名作,构成了数十年来中国美术的一道特别风景线。若一定要深究其中缘故,大体上是1949年以来的民族政策和援藏支边政策坚持至今的结果。因此,喜欢以藏族人民生活为创作素材的画家,大都是怀边慕远的昂藏男儿,他们作品的主题,也大多是讴歌、赞美高原赋予藏族人民的独特品质,当然也不乏表达画家对藏族人民自然生活的惊羡。不过,这种情况在新世纪以来正悄然发生改变。在信
英雄时代的心灵诉说:唐大禧雕塑及《塑说》的文化意义
作者: 江冰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雄情结   艺术家评传   南国环境   唐大禧雕塑  
描述: 唐大禧的雕塑创作历程是颂歌时代的产物,但在寓时代风云的同时,他也有内心的挣扎和真情的流露。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沈平的作品解读具有文化意义。
我并不知道感觉的轮廓,只知道心中的色彩使之形成的一切
作者: 白冷牧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攀爬   正因   艺术系   心象   艺术道路   风蝉   南国山   创作素材   新疆艺术学院   新疆师范大学  
描述: 蜕,然昼夜鸣不见止。2004年,易兴国远离故土,于他乡福州定居,在这期间,对南国山水韵律的感悟和对家乡旧景热切的思念,令他在蛰居中厚积,在岁月中沉淀。2008年,怀着对戈壁与胡杨的热爱,背
玲珑心·红豆生南国
作者: 语笑嫣然   来源: 花火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心·红豆生南国》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小说  
描述: 一粒一粒饱满鲜艳的珠子,让她想起古代传说中结红泪的江南女子。但无人为她造安车。无人为她建烛台。她的生命.充斥着华丽却空洞的白。
走近黄修林的陶瓷艺术
作者: 陈柳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修林   石湾   南国陶都   现代陶艺   日用瓷   当代陶艺   形式美感   成型方法   颜色釉   泥性  
描述: 。展出了51件陶艺作品,卖出了十几件。我当时在音乐学院读书,为了支持他,老师同学去了好多人。大家都说东西好看,让我解说,我半懂不懂的也说不清楚,只是觉得造型特别,线条流畅,颜色漂亮。由于这次的展览,黄修林在南国陶都小有声望,他在陶瓷研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