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独家专访秦淮区:文化复兴,再现辉煌
作者: 刘阳   来源: 市场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交站牌   南京文化   副区长   文化底蕴   秦淮区   人民政府   南京市   文化复兴  
描述: 秦淮,是古都金陵的起源,南京文化的摇篮,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今,漫步在秦淮最具代表性的长乐路,集庆路上,随处可见斑斓的名胜古迹,还可见青花瓷“宫灯”,仿明清牌坊的公交站牌,古巷口墙雕再现老城南民俗民生场景…… 建筑学家汪永平曾这样描述二十多年前的“老城南”;“十里秦淮两岸的明清街坊,几百年来保存完整,街巷宽度在2—4米,两旁的建筑檐口高3米左右,沿街的门罩装饰简朴,高出的马头墙丰富了街坊的空间。街巷均是青石或者弹石路面,街巷转弯有公用的古水井……”南京人的“老城南”,指的是中华门内东、西两片围绕内泰淮河,以夫子庙为核心的明清曆史街区。“老城南”是老南京的发祥地,一提起门东、门西,南京人就会想到南京的曆史和风俗,在这里,似乎每条巷子都藏着悠长的曆史…… 近年来,南京市和秦淮区大力展开老城南改造,并且卓有成效。在对秦淮沿岸的安品街,牛市一颜料坊,船板巷,钓鱼台,门东5片曆史街区进行拆迁改造后,最后一批留存明清市井风貌的完整老城区即将消失。改造后的秦淮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一五”期间,全区大力推进富民工程,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在推进更高水平“五有”目标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