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1946》之于“去蔽的存在”
作者: 张燕楠   来源: 艺术工作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政府   二战后   革命性   人类生存境遇   创造性   去蔽   日本侨民   侵华日军  
描述: 《1946》是一部揭示人类生存境遇及未来命运的一部作品。它讲述了二战后中国政府遣返侵华日军及日本侨民的一段历史。画面上有数以百计的人物。王希奇先生革命性地改变了传统的油画的透视原理,创造性的使用
鲁美艺术教育历程访谈录——访谈全显光、王亚非教授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工作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政府   二战后   革命性   人类生存境遇   创造性   去蔽   日本侨民   侵华日军  
描述: 全显光著名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现居沈阳。他在1955-1961年留学德国著名艺术学院——莱比锡艺术学院,师从汉斯·迈耶-弗雷特(Hans MayerForeyt,1916-1981),同时还从沃尔特·门泽(Walter Munze,1895-1978)学习油画,归国后成为新中国艺术教育史上"德国学派"的领军人物,曾创办全显光教学工作室",推行有个人教学特色的新颖美术教学方法。有多幅作品为中外收藏家收藏,尤其是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