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华文】搜索到相关结果 297 条
-
取意天然 福禄双全
-
作者:
谈文伟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内涵
天然
紫砂壶
紫砂陶
工艺美术作品
品茗
艺术魅力
中华文化
-
描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承数千年,期间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宜兴紫砂陶便是佼佼者,它以肌理独特的紫砂泥料制作而成,天然古朴、简约实用.历来文人爱品茗,品茗首选阳羡紫砂壶,更有不少的文人直接参与
-
浅论紫砂佛像的艺术创作
-
作者:
勇跃军
鲍青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传说
紫砂艺术
陶艺家
观音像
陶瓷艺术
艺术创作
雕塑家
紫砂土
佛像
中华文化
-
描述:
宜兴紫砂作为传统的陶瓷艺术,蕴含了博大的中华文化精髓,厚载着古老的文明,同时又烙上时代的印记,凝结着陶艺家的技艺和创造。紫砂雕塑作为宜兴紫砂艺术品中的一大门类,是与紫砂茶壶相颉颃的陶艺瑰宝。紫砂雕塑
-
2008(哈尔滨)中韩现代美术交流展在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国
中韩
美术交流
艺术家
美术学院
现代美术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省
中华文化
美术馆
-
描述:
由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黑龙江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韩国韩南大学、黑龙江禹舜文化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08(哈尔滨)中韩现代美术交流展"于2008年11月24日至28日
-
帝国时代:秦汉中国艺术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
帝国时代
中华文明
建筑模型
古代中国
秦汉
人体解剖学
-
描述:
巨变中的中华文明。展览展出了中国32家博物馆和考古机构珍藏的陶器、金属器、织物、雕塑、绘画、书法,以及建筑模型等物品。其中大部分展品首次在海外展出。展品中,以人体解剖学般精确塑造的秦始皇兵马俑,让人们不禁想起希腊罗马时期由亚历山大大帝带入亚洲的那种雕塑风格与手法。
-
“秦淮八艳”该上文化墙吗?
-
作者:
晓懂
来源:
时代潮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秦淮
改朝换代
民族气节
历史人物
风尘女子
旅游资源
中华文化
夫子庙
南京
-
描述:
据报道,近日在南京夫子庙泮池,大型浮雕《秦淮流韵》创作安装完成。在展现的25位历史人物中,“秦淮八艳”也占了一席之地,这在当地引起很大争议。有人认为,“八艳”虽然是风尘女子,但大都才貌双全,玉洁冰清,尤其是在明清改朝换代期间表现出的民族气节令人佩服,是值得利用的旅游资源。
-
从地域性特征看油画收藏
-
作者:
李诗文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包容性
中华文明
油画收藏
地域性特征
异质文化
文化系统
历史积淀
-
描述:
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中华文明是一个极富包容性的文明,在与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她所呈现的不是排斥也不是被完全异化,而往往是立足于自身的文化系统上以较为开放的态度的融合和吸纳,古往今来发生文化、宗教、科技界这种例子不胜枚举。[第一段]
-
“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首博集体亮相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传统历史文化
瓷文化
记忆
国际论坛
元代
中华文化
集体
-
描述:
本刊讯:3月20日,汇集了国内外25家博物馆(收藏机构)的73件元代青花瓷汇聚一堂.在首都博物馆开幕的“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上集体亮相。这不仅是散落在各地的元代青花瓷的一次空前团聚.更彰显了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之魅力。
-
元青花凤首扁壶赏析
-
作者:
孙欣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现代风格
博物馆
元青花
长安街
首都
陶瓷艺术
中华文化
-
描述:
2006年,坐落于北京西长安街的、融合传统与现代风格的新型建筑——首都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了。被誉为首都博物馆七件镇馆之宝之一的元青花凤首扁壶(以下称凤首扁壶)以其幽沉古朴的色泽,婀娜飘逸的风姿,率意洒脱的画技,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陶瓷艺术的无穷魅力和中华文化的灿烂光辉。
-
薄如纸、轻如铢--薄胎玉器的制作
-
作者:
华玉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夏文明
玉器
青铜器
发展史
纸
制作
中华文化
乾隆皇帝
-
描述:
薄胎作品轻巧、秀丽,薄如蝉翼、轻若鸿毛、亮似琉璃,让人爱不释手。有“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之说,乾隆皇帝更是赞日:“薄如纸而轻如铢。”神州大地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漫漫文明发展史中.美玉一直紧紧相随,与青铜器、瓷器、书画相比,美玉与中华文化的联系更加紧密。
-
苍林华:不断挑战新技艺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夏文明
玉器
青铜器
发展史
纸
制作
中华文化
乾隆皇帝
-
描述:
苍林华生于陶艺世家,受母亲和哥哥影响,对紫砂艺术和中国画从小便耳濡目染。他1988年进入紫砂二厂,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徐建国进行紫砂创作至今,从事紫砂创作已有20余载,作品多次获奖。2001年作品《桑蚕壶》在中国西湖博览会获铜奖。2000年《蝠来云宵》壶在澳门荣获博览会银奖。《南瓜》壶在2000年澳门博览会荣获铜奖。《石榴》壶在2003年上海陶艺博览会获金奖、成都茶艺博览会金奖。同时获2003年北京茶博会金奖。现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紫砂工艺美术师。 如今,他还在孜孜不倦的创新、发掘着新的紫砂技艺。对于自己的艺术之路,苍林华坦言:“我希望自己能够在技艺上不断的去挑战。在紫砂厂出来后,我开始由光货转到花货,在这当中我做过桑蚕系列的紫砂壶,后来又做了龙的题材的紫砂壶,现在就是在挑战薄胎的工艺。当自己把薄胎系列做成功,无法再薄之后,我可能会挑战其他不同技法的制品。当这些技艺成功之后,我会将其传授给自己的徒弟,或与好友交流,使其得以传承和发扬。总之,希望自己能够在制作紫砂艺术品方面能够不断的发掘出新的工艺,好的作品。”
<
1
2
3
...
10
11
12
...
28
29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