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周笑平:瓷不醉人,人自倾
作者: 陈琦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六十年代   人生意义   龙泉青瓷   民族精神   历史文化   青瓷艺术   中华文化   恢复生产  
描述: 当代瓷艺,属龙泉青瓷为最,这不仅因为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是源于其独特的工艺特色:明如镜,声如磬,润如玉,兼具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与民族精神。当代龙泉青瓷发展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最先恢复生产的五大民窑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启动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工艺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联   历史题材   人民大会堂   中华文明   美术创作   历史文明   艺术形式   工程计划  
描述: 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主办,中国美协承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于12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工程计划历时5年,用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形式来呈现煌煌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瓷衣
作者: 韩佳成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散发   中国特色   设计师   中华文化   瓷片  
描述: 设计师以极其中国特色的青花瓷作为主要材料,通过精湛的工艺将瓷片制成配饰,并将瓷片以艺术的形状粘贴茌衣服上.设计中的碗口状的臂环、筷子状的坠饰以及用裤瓷片做成的头花都散发出中华文化的特色。
华洋人名
作者: 韩紫云   来源: 编创之友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洲黑人   扎伊尔   翻译   姓氏   艺术家   人名   雕塑家   中华文化   中国人民   中国式  
描述: ",是道地的非洲黑人,只是我们的作者把他的姓氏或名字(Liyolo)翻译成名姓俱全的中国式人名罢了.是不是这位黑人艺术家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文化
华洋人名
作者: 韩紫云   来源: 编辑之友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洲黑人   扎伊尔   翻译   姓氏   艺术家   人名   雕塑家   中华文化   中国人民   中国式  
描述: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扎伊尔雕塑家李耀楼》.一个念头不觉油然而起:中国血统的人遍布全世界.这位李耀楼先生必是华裔扎伊尔人吧.翻到正文连同照片一看,才明白这位"扎伊尔铜雕艺术的卓越代表",是道地的非洲黑人,只是我们的作者把他的姓氏或名字(Liyolo)翻译成名姓俱...
越中国 越时尚:韵系列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缤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现代生活   型体   韵系   设计风格   中国传统   中华文明   系列产品   时尚   中国瓷器  
描述: 代表中国的元素有很多种,如书法、中国结、景泰蓝、龙凤纹样、中国瓷器等等,其中中国陶瓷,青花瓷,是被人最为推崇的一个品种,因为青花瓷的素雅、高洁是无可比拟的,同时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青花瓷作为中华文明的表征符号,像一朵雅致暗香的奇葩绽放在历史的沧桑中。青花瓷是当时墨客骚
造势、聚气、扬名、强旅:“世界名山协会”永驻庐山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江西庐山   中华文明   地质公园   世界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区管理   世界文化景观   友好协会   中华民族精神   名山  
描述: 莺歌燕舞,清凉世界……庐山,好一处世外桃源!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就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庐山的价值给予了这样的认定: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
2012中国油画艺术展
作者: 王红革   来源: 英语沙龙(实战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中华人文精神   艺术展   伦敦   政府组织   北京文化   中华文化   现当代   奥运会   中国油画  
描述: "2012中国油画艺术展"是英国伦敦奥运会期间,由北京市政府组织的赴伦敦"北京文化周"系列交流活动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油画首次在国外大规模的集中亮相,为中国油画艺术走向世界艺术舞台,展现当代中华文化风采和中华人文精神开辟了新路。为了让国内观众欣赏到本次出国展览的优秀作品,主办方北京国
精致:美景,美肴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酒店   香港   发祥地   中华文明   装修   地标   金融街  
描述:中华文明。如果不是特别偏好顶级鲍翅大餐的,建议中午前往,除了那时间相对容易订位,也适合饱览对岸九龙半岛的景色——龙景轩正是因此得名;更可以暴撮堪称神来之笔的粤式点心大餐——据称,它们多半是来自香港粤莱宗师“德哥”陈恩德总厨不经意间的灵感。
龙山黑陶“守望者”
作者: 阴秀文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   上海世博会   龙山文化   守望者   黑陶   中华文明   现代艺术   蛋壳   制作   作品  
描述: 提到龙山文化不得不提龙山黑陶,提到龙山黑陶不得不提的则是阂伟黑陶。窥探现代龙山黑陶的历史,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步履矫健,直至如今的洋洋大观,作为龙山黑陶的传承者,闵伟功不可没。十几年来,他一直默默守望着,传承着…… 黑陶“不了情” 黑陶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滥觞,是人类智慧的端倪。它融土之魂、水之魄、木之精、火之灵而成就自身,用土与火的融合艺术,诠释着古老的文明,演绎着力与美的结晶。而沉寂几千年的蛋壳杯的复原,将黑陶“薄如纸,硬如瓷,声如磐,亮如漆”的特点诠释得淋漓尽致。 1989年,阂伟在中央艺术研究所教授汪易阳先生的指教下进入雕塑黑陶艺术领域。18岁那年,他拜山东工艺美术研究所陶艺家汤建奇先生为师,专门从事黑陶艺术的研究与制作。此后,阂伟便与黑陶结下不解的缘,走向黑陶创作之路。自幼对绘画有着特殊感情的他,有着独特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为他以后的陶艺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让人铭记于心的故事。让阂伟终生难忘的是他与蛋壳杯的那段“情”。十几年前,凤凰卫视来到龙山黑陶的发源地——龙山镇寻找蛋壳杯,最终却一无所获。他们来到龙山博物馆,看到了龙山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及人文条件,却找不到将黑陶特征发挥到极致的蛋壳杯,不禁感到遗憾和惋惜。
< 1 2 3 4 5 6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