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华文】搜索到相关结果 48 条
-
儒家思想之“和”在设计管理中的运用
-
作者:
何菲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管理学家
设计创新
儒家思想
中华文明
设计师
运用
管理思想
设计管理
社会生活
和谐
-
描述:
思想贫瘠的土地,审视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我们发现,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生活影响至深,儒家思想之精髓和对管理也有着独
-
浅谈青花瓷的造型美与装饰美
-
作者:
吴玲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青花色料
陶瓷坯体
景德镇
透明釉
氧化钴
装饰美
造型美
中华文化
一次烧成
-
描述:
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瓷作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它一定有它的特有魅力,尤其
-
品析青花之美
-
作者:
胡娟
胡娜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广大人民
中国文化
中华文明
中国陶瓷业
艺术成就
元青花瓷
文化遗产
历史悠久
中国瓷器
-
描述:
引言瓷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中国陶瓷业历史悠久、艺术成就极高,承载着广大人民对生活之美的追求,更以其独特的魅力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普遍
-
论近代景德镇瓷画装饰的历史意义及其当代影响
-
作者:
熊微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近代
传统文化精神
中华文明
历史意义
品牌形象
装饰
瓷画
-
描述:
的一种以新彩模拟油画效果的做法。作为技法尝试,这完全是很不错的创新之举,但如果只停留在模拟,似乎又缺少了些什么。在强调艺术主体创造精神的今天,只是单纯挪用其他艺术形式进入陶瓷装饰工艺,恐怕是不够的,时代环境已不允许我们的创新方式如此粗率了。我们必须看到,挪用和借鉴办式背后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明确的创新思想指导。程门、金品卿、俞子明等人,在创立浅绛彩新风格时,起码具备两个条
-
谈如何欣赏现代陶瓷艺术
-
作者:
王晶晶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明古国
重大贡献
世界历史
陶艺家
人类社会
中华文明
现代陶艺
现代艺术
进步与发展
陶瓷艺术
-
描述:
中国是世界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中国陶瓷艺术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代名词.然而,当中国的陶艺家们猛然从"传统"、"实用"、 "日用"等字眼中惊醒重新打量世界时,却发现自己落后了.
-
汪涌作品欣赏
-
作者:
汪涌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明古国
重大贡献
世界历史
陶艺家
人类社会
中华文明
现代陶艺
现代艺术
进步与发展
陶瓷艺术
-
描述:
汪涌作品欣赏
-
窑烧千年的秘密
-
作者:
李双喜
来源:
今日民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宋代
景德镇
烧窑
中华文明
匣钵
窑烧
元代
釉色
原始瓷器
-
描述:
声如磬,白如雪,素胚勾勒,釉色缱绻。天青笼烟雨,景德逾千年。传世青花绽放,窑烧前朝风月。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素有"瓷器之国"的称谓。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以釉透如水、胎体质薄而闻名天下,景德镇被世人所尊崇,开创了瓷器最壮美的辉煌。透如水景
-
辉煌十年瓷博路 四海赞誉美名扬(上):2013年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图片选登
-
作者:
朱文标
付裕
来源:
当代江西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国际
陶瓷
景德镇
博览会
陶艺家
中华文明
会展中心
开幕式
世界文明
-
描述:
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陶瓷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承载着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使命。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
-
中华艺术大家程云 陶艺作品登上“国家名片”
-
作者:
程曦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片
中国邮政
青花瓷
陶艺作品
高等专科学校
中华艺术
艺术作品
邮票
中华文化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为背景的专题邮票。日前,记者采访获悉,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教授程云的陶瓷艺术作品被中国邮政选入中华文化名家专题邮票正式发行,全国共有20位国画、油画、装饰画、瓷画等各
-
“国之瑰宝——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展”将在京举行
-
作者:
王小林
来源:
赣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政协
景德镇
江西省
陶瓷文化
中国
走出去
中华文化
市政协
-
描述:
与世界对话的城市,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景德镇力量”的实际举措,目的是把景德镇深厚的陶瓷文化,在北京以展览的形式全面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