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1252 条
-
兰州历史文化 民俗民风
-
作者:
张津梁总主编
邓明著
来源: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风俗习惯
简介
文化史
兰州市
史料
-
描述:
本书从人生历程民俗、忙忙碌碌办年事、热热闹闹过大年、四时八节饶有趣、五彩缤纷的庙会花会、家常便饭最养人、风味小吃最诱人、适应环境的民间服饰等方面,介绍了兰州市的民风民俗。
-
那一轮明月
-
作者:
朱景敏
来源:
地火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睛
渗透
记忆
少年
月亮
浇铸
朦胧
梧桐树
诗化
雕塑
-
描述:
世间唯有神奇朦胧的月光能将一切事物加以诗化。月光长途跋涉而来,也许就是为了雕塑我们。它以亘古如斯的皎洁之光反复的浇铸,使人类万物更美丽更澄澈。有了月光的渗透,生命的存在成为一件美好的事情
-
邂逅最后的香巴拉
-
作者:
李继勇
贺泽劲
来源:
地图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甘南
文化
雪山
净土
神秘
草原
色彩
细腻
笔触
油画
-
描述:
甘南赫然跃入眼帘,有如一幅色彩浓郁笔触细腻的油画。
-
画文双璧交辉映——吴冠中
-
作者:
鲍亚民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江苏宜兴
父亲
油画民族化
吴冠中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画现代化
美术创作
清华大学
艺术学院
-
描述:
【名家简介】吴冠中(1919—),江苏宜兴人,著名画家。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冠中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吴冠中
-
我国特种陶瓷市场需求巨大
-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轻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种陶瓷
景德镇
生产水平
发达国家
工业化
高技术陶瓷
市场需求
国际博览会
-
描述:
我国特种陶瓷的研究和生产在过去20年中得到很大发展,但在实际应用、生产水平和工业化程度上仍然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在景德镇高技术陶瓷国际博览会上,专家预计,到2010年和2015年,我国特种陶瓷产值将分别达到300亿元和450亿元,市场需求巨大。
-
我国的四大名镇
-
作者:
王鸿
来源:
新长征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仙镇
陶瓷
景德镇
文化底蕴
制造业
宫廷
汉口
信陵君
佛山
历史悠久
-
描述:
河南的朱仙镇、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历史上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名镇。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20公里处。相传战国为朱亥故里,亥居仙人庄,故名朱仙镇。朱亥本是一位屠夫,因勇武过人,被信陵君聘为食客,以后
-
广东特色民间工艺
-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间文化(中国文化产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东人
景德镇
民间工艺
电视台
文化产业
专利申请
广东文化
广东特色
付费频道
黄河大合唱
-
描述:
广东文化形成了独立的鲜明的风格,今年广东在文化产业方面获发明专利申请全国第一、手机报纸正式开通、广东电视台成功开通付费频道、2005人高歌《黄河大合唱》、《风雨红棉》获文华大奖等40多个全国之最。广彩广州织金彩瓷,起源于清代初年。广彩是广东人因外贸需要,将景德镇的白瓷按西方人的审
-
“婺绿”清香扑面来
-
作者:
若雪
来源:
消费指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徽商
景德镇
古文化
绿茶
沿海城市
徽州
浙江
江西
鸳鸯湖
安徽
-
描述:
500年前的徽商往返于浙江沿海城市与安徽款县、休宁到江西上饶,景德镇之间的一条管道,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徽饶古道。与徽杭古道逐渐重现繁华所不同的是,作为当年另一条徽商经典线路的徽饶古道却随着历史的久远更见荒废。所幸的是,这条古道的荒芜并没有带走其曾经的终点站婺婺源一丝一毫的美丽。
-
德化窑青花盘赏析
-
作者:
范佳平
连宏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青花瓷
乾隆时期
德化县
装饰图案
景德镇
花盘
花卉
中国南海
沉船
-
描述:
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德化瓷业始于唐,烧造青瓷;宋元时瓷业兴盛,以烧制青白瓷为主;明代创烧成功的象牙白瓷,如脂似玉,号称中国白,瓷器神仙人物造像,更是享有东方艺术明珠的声誉;清代时大量生产青花瓷,将窑业推向全盛。德化青花瓷,以往
-
吉祥图案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
作者:
余镇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陶瓷装饰
吉祥图案
审美意识
民族文化
现代文化
题材
传统文化
-
描述:
吉祥题材根植于传统文化当中,代代承传,表现了民族心态,体现了时代特色,我们应很好地加以研究、应用,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融入现代文化与审美意识,
<
1
2
3
...
8
9
10
...
124
125
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