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147 条
-
忆油画家林达川——油画民族化的探索者
-
作者:
金冶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学生
油画民族化
作为
美术学院
风格
色彩表现
作品
艺术造诣
老教师
-
描述:
作为一位老资格的油画家,林达川这个名字在我国美术界知道的人并不甚多,作为浙江美术学院的一位老教师,在历届学生当中熟悉他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虽然他在我们这所高等美术学府足足生活了32年,所画的画与众不同,有他自己的风格和艺术造诣,而且
-
江苏泰州出土两件吉州窑茶盏
-
作者:
黄炳煜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泰州市
图案
梅花
底径
剪纸
化妆粉
吉州窑
黑釉
贴花
江苏
-
描述:
,颈部稍内凹,深斜腹微鼓,矮圈足,足心略下凸。胎质较粗,呈灰白色。外壁刷棕红色化妆粉,施黑釉,不及底。圈足露胎。内壁亦施黑釉,上饰双云龙
-
中國特有書寫工具——毛筆
-
作者:
蘇虹虹
王建軍
鍾邵文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楷
文化
州府
作坊
山羊毛
珍品
徽州
民族特色
法家
清代皇帝
-
描述:
具有悠久的歷史。最初人們寫字是用竹筆蘸漆寫在竹簡上,約在兩千二百年前的戰國時期,先人開始用兔毛纏在竹桿上作筆。不過初期的毛筆製作粗糙簡單,後來秦國大將蒙恬加以改進,採用鹿毛和羊毛混和製作,使毛筆軟硬適度,製作精巧,故有“蒙恬始作秦筆”之說。其實,筆的出現遠在秦之前。隨着我國文化
-
殷商青铜器上饕餮纹的含义及渊源——先商文化议题之一
-
作者:
王惠德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铜礼器
饕餮纹
先商
艺术风格
云雷纹
人类艺术
五彩斑斓
夏家店下层文化
妇好
兽面
-
描述:
殷商青铜器制造精湛,艺术价值极高,在人类艺术的长河中堪称一大奇观.其中由点、线、面在其有规律的延伸、流转、变化中构成的纹饰,更是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研究商代历史和艺术的人在为青铜器上的纹饰分类、断代
-
高岭土酸法生产氢氧化铝中试技术通过鉴定
-
作者:
孙乔玉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闭路循环系统
土酸
中试生产
氢氧化铝
高岭
兰州大学
技术鉴定
张掖地区
盐化工产品
炼铝工业
-
描述:
在甘肃省科委主持下,1991年11月25日在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召开了《高岭土酸法生产氢氧化铝》中试技术鉴定会。该技术是由兰州大学化学系赵曦白、孙乔玉、孙敏等研制成功,并由该系与张掖地区车水泉煤矿共同进行了中试生产。该技术是用高岭土(粘
-
放焰口
-
作者:
丰子恺
来源:
法音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阴历
焚化
抗日战争
纸张
河岸
佛事
集资
焰口
花灯
方桌
-
描述:
我小时光,每逢中元节,即阴历七月十五日之夜,地方上总要集资举办佛事,以超度亡魂,名曰放焰口。河岸上凉棚底下搭一个台,台上接连两张方桌,桌上供着香花灯烛,旁设椅子,是僧众的坐位。每家用五彩纸张剪成衣衫鞋帽之形,用绳子穿好了挂在沿河的柱于上,准备佛事结束时焚化给鬼魂。河岸两旁,挂着无数灯笼,上写“普济孤
-
方便玲珑的测电笔
-
作者:
赵耀光
来源:
电气时代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家系统
机电一体化
人工神经网络
模糊逻辑
-
描述:
一般说来,用发光二极管作显示的测电笔,因发光二极管的门槛电压高于1V,使该测电笔不够灵敏。因此,笔者改用普通电子表上的照明灯作显示器,制作了一支小巧的"测电笔"(如图1、2所示)。该笔用途有:①检测
-
硅碳棒零线接线的改正一例
-
作者:
王志庆
来源:
电气时代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间环节
连铸生产
电气控制系统
DCS
连铸技术
优化设计
板坯连铸机
自动化控制系统
-
描述:
了输出零线,才造成这样的严重后果。图1所示是出现故障的两组硅碳棒的接线方式。为了便于分析,先简单介绍硅碳棒的电气性能。它由纯度较高的SiC制成,电阻率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
-
中国古代有肖像雕塑泛论
-
作者:
任荣
来源: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联想和想象
抽象化
雕塑作品
抽象因素
表现形式
雕塑家
艺术语言
雕塑艺术
人物形象
主观感受
-
描述:
中国古代有肖像雕塑泛论
-
试论元杂剧中的鬼魂形象
-
作者:
张萍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自然力
元代杂剧
神仙道化剧
元杂剧
宗教色彩
鬼魂形象
鬼魂崇拜
吕洞宾
社会各阶层
-
描述:
现存元代杂剧作品中几乎涉及到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从帝王将相到宫娥嫔妃,从达官贵人到落拓书生,从深闺千金到民女娼妇,乃至市井无赖,绿林好汉……可谓五彩纷呈.对于这些形象,评论者早就分门别类加以分析研究且已硕果累累了.不过细阅元剧作品,便会发现,还有一些"人"物形象,研究者们往往...
<
1
2
3
...
8
9
10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