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894 条
-
犍陀罗佛传浮雕与克孜尔佛传壁画之“释迦诞生”图像比较
-
作者:
耿剑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诞生
壁画
石窟
遗址
相图
浮雕
地域性
中都
图像
文化性
-
描述:
中都有佛诞图。在阿马拉瓦提的浮雕中,还有以诞生为主题的四相图。本文主要针对犍陀罗与克孜尔两地的有关图像组合中存在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差异,探讨释迦诞生组图的有关问题。
-
龙门石窟雕刻与民族绘画的关联
-
作者:
刘永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关联
艺术创作
民族绘画
“天人合一”
主体认识
审美思想
形象
创作方法
雕刻
整体价值观
龙门石窟
思维方式
现实生活
一脉相承
中国人
最高价值
主观感受
-
描述:
主体认识的角度来讲,重主观感受轻视观察;从造型思维方式来讲,重神似轻形似。“天人合一”作为中国文化的整体价值观,深刻地影响到民族绘画与雕刻价值观的确立。无论绘画还是雕刻,形象的最高价值不在干对对象的摹似,而是通过形象将人、神灵、自然三者融合为一体。
-
品牌的焦虑
-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焦虑
青铜雕塑
佛教造像
文化遗产
著名品牌
-
描述:
在中国古代雕塑文化遗产中,享誉世界的著名品牌至少有两个,一个是青铜雕塑,一个是佛教造像。20世纪以来,中国的雕塑艺术却让人惭愧。尽管我们也号称拥有这样或那样的名家或者大师,但这些都是关起门来自封的。近百年来,我们没有出现具有世界影响的雕塑大家,也没有贡献出产生了广泛国际影响的雕塑名作。
-
显示本土文化自信构筑国际交流平台:“第二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述评
-
作者:
徐沛君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示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述评
主办方
文化自信
国际通行
绘画
本土
交流平台
-
描述:
“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曾于2003年秋举办.在人们的印象中,那是一次温和的尝试.主办方虽然将国际通行的策展模式引入中国,但同时又小心翼翼地与国外的前卫潮流保持足够的距离,以绘画与雕塑作为展览的主体。[第一段]
-
浅谈徽派装饰艺术品的研究和开发
-
作者:
黄凯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徽州文化
徽派建筑
可持续性
研究与开发
艺术品
价值问题
自然景观
时代条件
装饰艺术
文化积淀
-
描述:
整个地区的人文与自然景观等领域进行深入地调查和研究,还要根据其传统装饰艺术的特点,研究可持续性开发和利用的价值问题。这项工作的重点是把传统装饰艺术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提高设计开发的科学性、实践性及创造性,促使徽州文化走产业化之路, 并将推动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
打造中国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
作者:
彭迪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工业产品
世界性
中国艺术
世界文化
艺术大师
艺术品
文化资源
国际文化
近百年
-
描述:
中国艺术,博大精深,自古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力。但近百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其他文化大量涌入,体现其文化精神的外国“艺术大师”、“艺术名牌”深入国人之心,相比之下
-
论摘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球化
当代艺术
中国
写实主义
绘画评论
公共空间
雕塑
伦理角色
-
描述:
物形象,表达社会的正面价值、正面理想。目前,城市雕塑在空间伦理的表现方面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处理城市雕塑和空间装饰性之间的关系。城市雕塑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趋向,由过去比较集中地反映社会的伦理、教化、激励的功能转化为多样化功能。例如,现在有大量的城市雕塑并不过多强调社会性,而只强调作品与空间的协调、
-
瑰丽的成化青花樽式炉
-
作者:
刘志仁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呈色
青花瓷
云纹
瑰丽
上釉
胎体
成化
自上而下
直径
底部
-
描述:
瑰丽的成化青花樽式炉
-
藏界新闻
-
作者:
陌楚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知县
中国智慧
文化历史
岩画年代
百家姓
中华文明
世博会
民族特色
民族文化特色
占地面积
-
描述:
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得进行的"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拍卖中,一件元青花人物罐以1400万英镑的价格成交,折合人民币2.3亿多元,拍出了目前中国瓷器的最高价格。据佳士得瓷器专家透露,元青花人物
-
考古发现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修工程
封建时代
考古发现
颐和园
首次发现
辟邪
代表性
完整性
皇家园林
世界文化遗产
-
描述:
来说,这是颐和园"镇物"首次亮相。随着颐和园大修工程的进展,为了保持世界文化遗产皇家园林的完整性,已经被取下的"镇物"将全部复归原位。可能会将一些有代表性的"镇物"进行复制或仿制,以备研究时使用。(《北京晨报》)
<
1
2
3
...
77
78
79
...
88
89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