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关于“上海制造”
作者: 王祺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制造”   都市题材   现实性   电脑影像   传统文化   油画  
描述: 的先驱,“上海制造”四个字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象征意义。的确,作为全球视野中最具有个性的东方城市,“上海制造”的都市面貌,人情世态,生活方式,时尚元素给人带来很多很多灵感和激情的衍生。
上海申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新意识   21世纪初   传统工艺   绘画语言   专题报道   努力奋斗   审美情趣   釉下彩   中国瓷器   海派文化  
描述: 21世纪初,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创立了第一座艺术瓷窑——申窑。俞晓夫、黄阿忠、马小娟、石禅是申窑的四位签约画家。经过三年的摸索,申窑已在釉下彩的瓷绘领域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申窑是传统工艺和海派文化的完美
大宇城市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莱蒙托夫   民族   文化底蕴   俄罗斯   托尔斯泰   马雅科夫斯基   舞蹈   艺术领域   绘画   雕塑  
描述: 大宇城市雕塑
日本版画风情
作者: 黄可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艺术   构图   民族文化   绘画艺术   造型   日本   民族风格   绘画创作  
描述: 应日本国有关方面方邀,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中国美术评论家代表团等多种美术专业代表团,多次出访日本国,进行学术交流,考察日本古今美术。访日期间,在誉称“日本画坛四座大山”中的东山魁夷、高山辰雄,以及雕塑家佐藤忠良、美术评论家铃木进等日本美术界代表人物家
新海派风格人居环境的探索:强生古北花园设计构思
作者: 陈菁   来源: 上海住宅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住宅区   风俗习惯   上海   海派风格   本土文化   人居环境   强生古北花园  
描述: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艺术是一个综合整体,它包含了建筑、绿地、水体、小品、雕塑等多个方面。在城市的环境设计中,对城市的整体文脉的把握和本土文化的理解,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对强生古北花园的设计实践,探讨当今符合上海市民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以及审美特点的住宅区环境设计。
城市雕塑的个性化艺术取向
作者: 刘海波   李芬   来源: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价值   个性化   城市雕塑   视觉艺术   城市形象建设  
描述: 城市雕塑是城市的形象产品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 ,雕塑越来越成为城市提升自身品位的重要载体 .但是 ,城市雕塑正在出现一种毫无个性的趋势 ,如盲目追求抽象化、趋时等现象 ,既有损于雕塑的艺术价值 ,也不利于城市的形象建设 .从城市个性角度出发进行分析 ,提出了城市雕塑应该追求的价值取向 .
浅谈历史上印度文化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作者: 吴宏飞   来源: 学术探索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古代文化   中国艺术   影响  
描述: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我国国境毗连,是世界几大古文明发源地中距我国最近的一个,印度文化通过中印两国人民近三千年的来往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艺术方面也不例外。本文将从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这四个中国艺术的主要门类来分析历史上印度文化对我国艺术的影响。
榕屏化工厂氯酸钾生产废氢气变五彩宝石
作者: 王沛喜   来源: 中国氯碱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化工厂   推广价值   正式启动   生产线   废氢   气变   合成刚玉   氯酸钾   宝石   2003年上半年  
描述: 福建省榕屏化工厂利废变宝的开发颇有新意,并有推广价值。该厂有4万t/a氯酸钾产能,1万t产品有650万~700万m~3废氢气排出,从2001年6月正式启动制五彩宝石项目,上马20t/a一期生产线,将于2003年上半年投产。据悉,该厂所建合成刚玉生
书似明灯 引导一生
作者: 梁慧星   来源: 科学中国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国演义》   民法典草案   保护弱者   古代文化   《水浒传》   《怎么办》   车尔尼雪夫斯基   对我影响   翻译小说  
描述: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的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靠近知识。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很多人在读书非常少的时候,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不管承认与否,读书一“入定”,你就宛若站在高处看风景。大凡读书,是读一种知识,读一种经验,读一部人生。只要你认真投入,就会读出种种神奇,读出无数坎坷,读明世间哲理,读懂万般谜语,读懂让人为之高兴为之忧愁为之生为之死的内涵和真谛。站在书前,你仿佛觉得一座山一条江一棵树一种阅历一种想象和形态各异的人,蓦地站立在你的对面。此时此刻,风景是一种灵性的感悟。因为,读书人总爱以书为镜,照出现实,照出是非,照出古今。“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 来风满楼”。许浑的佳句可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读来读去,一幅人生的景致岂不跃然纸上?读书有距离说。近视则错,远观则清。聪明之人常站在书外而读书,有角度而读。读一本好书,就是站在思想的至高点去观社会舞台上的大风景,读风景中来来往往的人生。书,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结晶,本身就源于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的风景。它还包含着人世间众多情感——这一十分独特又无处不在的风景。读这种风景,会唤起读书人全新视觉,让心与心贯通。读书要有一...
面对新媒体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化   架上艺术   非架上   新媒体   本土文化   民族主义   防御工事   世纪初   多媒体艺术   传统文人画  
描述: 上世纪初,当西方文化的涌入对传统艺术构成威胁的时候,国画这一概念像一道防御工事,为传统文人画筑起一道高高的墙。它带着强烈的本土文化和民族主义色彩,与油画形成一种抗衡的态势。本世纪初,我们又看到
< 1 2 3 ... 57 58 59 ... 66 67 6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