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真诚友善做“脉客”
作者: 沈玉保   于瑶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要因素   友善   无形资产   自我价值   不良行为   人与人   人际关系网   经营人   社会化   和谐  
描述: 和谐的社会,需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个人要实行自我价值,也需要有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互动。关系资源是人的无形资产,注重与人沟通,有意识地经营人脉关系,是一个人在事业、工作、生活上能达成
言 心声也 书 心画也:浅谈陶瓷书法艺术
作者: 张接安   来源: 大江周刊: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陶瓷   宋元明清   心声   艺术价值   书法艺术   仰韶文化   新石器时代  
描述: 陶瓷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陶瓷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就有制造,早期瓷器形成于魏晋,勃发于唐,宋代高峰,历经元明清,臻于完善,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剧史载:陶瓷先期的纹饰。是以“图形”表现
论中国现代陶艺的艺术特质
作者: 江春和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中国艺术   表现特质   传统陶瓷   现代陶艺   文化艺术   当代陶艺   风格   发展方向   传统资源  
描述: 一、现代陶艺的表现特质从中国文化艺术根性来看,表现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主宰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世界现代陶艺也是由表现性风格拉开序幕,当外在形式——现代陶艺打破传统陶瓷的造型的桎梏,与内在内容——表现性传统契合在一起,表现性风格很自然的成为主流形式。陶瓷作
谈传统花鸟画中的“原寸规则”
作者: 田梓榆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积极作用   空间环境   规则要求   绘画观念   画笔墨   原生态   写生   文化环境   传统文人画  
描述: 和写生规则要求,同时它对文人画笔墨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时过境迁,现代的文化环境、艺术环境及欣赏的空间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再次检视和讨论
朱元武十二生肖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云天   传统工艺   江西省   科学技术   陶瓷研究   陶瓷文化   景德镇市   陶瓷艺术   中心广场   工艺美术  
描述: 朱元武十二生肖作品
浅谈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
作者: 陶锦   来源: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化教育   21世纪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信息化社会   信息技术   整合   教育信息化   物理课程  
描述: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国际教育信息化的趋势浩浩荡荡,摧枯纳朽势不可挡。它所带来的整个人类的学习和教育方式的变革将会把整个世界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全民教育、个性化教育、终身教育时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工具。
共沉淀法制备钕掺杂钛酸铋粉体
作者: 陈少波   刘欣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沉淀   光催化   钕掺杂钛酸铋粉体  
描述: 以硝酸铋、钛酸丁酯和硝酸钕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掺钕钛酸铋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所得粉体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借助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性
浅议高温色釉与荷花题材的装饰
作者: 谭镇中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   陶瓷   金属氧化物   单色釉   艺术家   荷花   题材   作品   颜色釉   装饰形式  
描述: 引言: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以荷花为题材的装饰,具有便是主要装饰题材之一,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颜色釉则是伴随着陶瓷文明不断的发展变化,从原始青瓷,到唐三彩、宋影青,到近代的名类繁多的色釉
浅谈建筑节能优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作者: 陈玉田   来源: 建材发展导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节能   优化设计   发展趋势  
描述: 在全国倡导节能减耗建设环保型社会的大形势下,建筑行业也力求寻求能源环保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从建筑设计入手,通过从建筑材料和结构上进行节能优化设计,使建筑的能耗达到最经济合理的状态,这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论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作用
作者: 罗贤娇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次大争论”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描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各界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历经了四次大的争论。这一次又一次的争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命题的提出以及经验的积累,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形成以及大众化都起了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社会资源。
< 1 2 3 ... 44 45 46 ... 251 252 25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