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寻找“中国设计”
作者: 刘雁   来源: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文化   中华民族   中国设计   中国文化   中国元素   时尚   设计师   华夏文化   东西方文化   中国风  
描述: 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化,对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从21世纪开始,中国文化逐渐受到国际时尚界的追捧,许多大牌设计师越来越善于发掘和运用各种中国元素:丝绸、旗袍
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青花瓷
作者: 王鹏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方   青花瓷   文化   交流   艺术  
描述: 本文以中国的青花瓷为研究对象,从东西方语言学、色彩学和东西方艺术三个角度,分析东西方文化交流中青花瓷对西方文化产生的影响。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西方语言受到中国青花瓷器的影响,并产生出了新的外来词
薛继业作品
作者: 薛继业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一张   诗意化   冈仁波钦   我自己   云水  
描述: 这些画跟我对西藏的态度一样,是个旁观者诗意化了的西藏,但就像冈仁波钦在人们心中是不一样的冈仁波钦一样,这些画在不同的人心中也是不同的画,画再现的不是真实的景观,我去掉了所有可能出现的现代内容,还原
我们是谁?——王小杰的艺术现代性追问
作者: 郝青松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天津美术学院   平面化   文化反思   中央美术学院   现代性问题   原始彩陶   工艺美术学校   历史维度   中国油画  
描述: 王小杰,1978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1985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向度,人类的存在才有意义。艺术探讨同样去?关于人类本体的终极追问无时无刻不敲与此有关,不能逃离所在的时代情境和问题响在人们心中。明白我们所在的历史位置和意识。"笔墨当随时代",并非指艺术对时代的无限认同,而是要穿透表象,发现时代的问题所在,因此必然需要历史维度的参照。我
写意的严谨化与工笔的意象化: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
作者: 林木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倾向   绘画风格   中国画展   中国气派   意象化   写意画   水墨写意   中国画创作   中国画作品展   入选作品  
描述: 中国气派,以人民为导向"的大方向,创作倾向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多样的绘画风格,入选作品创作水平亦普遍整齐,总体面貌较好,在普遍深入生活的基础上,较之往届也少些雷同化,画展风格呈现明显的多样化
新水墨:何处求新
作者: 盛葳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祖孙四代   绘画实践   靳尚谊   外师造化   绘画形式   儿女情   中国美协   创作思想   中国美术馆  
描述: 水墨"。自然对应着的是"旧水墨"。"旧水墨"所指与"传统水墨"基本一致。而"传统水墨"的核心又多指传统"文人画"。这种"旧",实际上在清末就已经被打破。康有为提出了中国画之衰败,继而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
精致立场: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作品展征稿通知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工笔画   弘扬传统   浮躁现象   通知   优秀作品   主办单位   现代   新格局   文化态度   中国美术  
描述: 为进一步繁荣与推动中国工笔画事业,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现代工笔画院共同举办"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作品展";大展凸显精致立场,克服时风浮躁现象,传递一种严谨务实、追求完美的文化态度;弘扬传统、注重
积彩色调水墨画的顿悟
作者: 萧瀚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审美   颜色混合   变化无穷   墨分五色   中国水墨画   透明感   墨等   绝对统治   心理满足   次要地位  
描述: 中国画千百年来多以墨色为主体,充盈遮盖了整个艺术苍穹。"墨分五色"成为欣赏中国画、体味色彩的单一标准,极具玄学意味。而占半壁河山的色彩原理被置于一旁,或轻描淡抹成为浓、淡、干、湿墨色之附庸。余在五彩缤纷的西方艺坛,吸取和采撷精华,并运用西方颜料和中国颜色混合使用,使中国宣纸在多次泼彩积色后,发挥最大程度的渗透性、融合性和包容性,创造色彩丰富瑰丽、浓艳脱俗的"积彩色调山水画"。余研创的色彩中国画,挣脱了单一的中国传统审美绘画体
绘画作品中的朴素美
作者: 王海滨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朴素美   绘画作品   中国工笔画   碧桃图   孔武仲   石图   人性本质   明暗变化   尼德兰艺术   美术作品  
描述: 朴素美,指不加修饰的、不华丽的,朴质的美。引申到绘画作品中,应该是直面物象本真的、直面作者内心的,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美。中国画可以说是拥有朴素美的典范,因为它强调对物象本真的探求,关注作者对于生命的顿悟。北宋苏轼仅有的一幅传世珍品,那就是《枯木怪石图》。在这幅作品中,苏轼没有描绘春日的新芽,没有刻画玲珑的透石,却描绘了枯萎衰朽的老树,画了又丑又硬的怪石。苏轼欣赏这样的美,用他自己的话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苏轼相信,枯树本身并没有活泼的枝叶和伟岸的树干,但它有丰富的内涵一
吴为山与克罗德·阿巴吉的雕塑对话
作者: 朴父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罗   法兰西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吉美博物馆   亚洲艺术博物馆   罗丹博物馆   文化中心   美术研究所   吴为山   中法建交  
描述: 6月5日,作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法兰西学院承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支持,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和美爵基金会协办的"心灵对话——吴为山、克罗德·阿巴吉雕塑展
< 1 2 3 ... 243 244 245 ... 271 272 27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