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1273 条
-
工笔花鸟画中的传统中国文化研究
-
作者:
任安容
来源:
东方藏品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花鸟
继承
传统文化
创新
-
描述:
中国工笔花鸟画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禅宗里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即是此种现象的思想体现。花鸟画要进行创新、发展,必须得去认识传统,在传统中吸收养料,厚积薄发,并融入时代,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寻找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动力。
-
论如何从服装效果图转化为服装平面结构图
-
作者:
吴婧轩
来源:
东方藏品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服装平面结构图
服装效果图
转化
-
描述:
到成品必经工序,因而成败直接影响到服装成品的成败。本文首先简单概述了服装效果图、服装平面结构图的涵义,其次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论述服装效果图向服装平面结构图转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
废旧物在人文背景作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可能性
-
作者:
谢国发
来源:
东方藏品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创作
物品文化
废旧物
-
描述:
从现成品与废旧物被艺术家关注并作为创作材料开始,废旧的物品就被现代艺术流派演绎。普遍以观念的表达或解构后再组合为主,处理方式上运用了直接挪用、夸张、拼凑、转换等手段。本文在继承前人对废旧物的已有的研究成果前提下,试图延伸探讨废旧物作为创作材料,应用于雕塑艺术,试图寻找更多的创作切入点。将“现成废旧物”作为一种材料,从其本体出发,通过这种材料的特性、材质与及其过去的社会人文背景,发掘它的各种创作可能性,赋予它新的生命。
-
当代岩彩人物画表现形式中的“技”与“道”
-
作者:
蒋承阳
来源:
东方藏品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创作
物品文化
废旧物
-
描述:
中国古代的绘画家们在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建立上不断积淀,在总结前人的思想精华上面融入自己对绘画的理解,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绘画作品,也留下了统治中国传统绘画思想的理论著作。就人物画而言,中国的人物绘画在唐代达到了一个高潮,唐代的人物画无论在技法,表现,还是在绘画理论高度都达到了一个顶峰,由于佛教的兴盛,人物画与宗教直接也有着抹不开的关系,与其说是人物画在为宗教服务着不如说是因为众多的人物画,以及壁画以人物画为原型所制作的雕塑为
-
秦兵马俑的文创产品赏析
-
作者:
毕文静
来源:
东方藏品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艺术价值
秦兵马俑
文创产品
-
描述:
美学几个设计层次出发,认为在中国文化遗产做到传承的同时,深入领悟元素的精华,创新民族元素,使民族元素融入到现代产品中去,使文创产品越来越丰富。
-
明清青花纹饰中的十字架(上)
-
作者:
李熊熊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十字架
纹饰
基督教
异质文化
明清
青花
中国瓷器
-
描述:
历史上,西方的基督教曾经有三次传入中国。一次在唐朝,一次在元朝,还有一次在明朝。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总会在对方文化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上产生种种影响。那么,明朝以来基督教的传入,有没有在中国瓷器纹饰
-
伊比利半岛的青花瓷
-
作者:
陶诗秀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十字架
纹饰
基督教
异质文化
明清
青花
中国瓷器
-
描述:
伊比利半岛的天空特别蓝,蓝天上总是有几朵白云。那里的云格外纯净,像不染一点尘埃的棉花。那白云有时是一点点地散布在天空;有时如朵朵初绽放的花,突然间越开越大,白色的花瓣不断地向外开展,仿佛天空开出朵硕大的白牡丹。或许是因为这样的蓝天白云,当青花瓷从中国传进来后,伊比利半岛的居民便爱上了。不到伊比利半岛不会知道,青花瓷在那里无所不在。60万平方公里的伊比利半岛,人
-
德化青花瓷中的山水意境
-
作者:
陈燕婷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十字架
纹饰
基督教
异质文化
明清
青花
中国瓷器
-
描述: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云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这是周杰伦脍炙人口的《青花瓷》,短短几句就道出了青花瓷那无尽的韵味。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地近东南沿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业生产区和外销瓷的重要产地之一,曾与江西景
-
包汉炎
-
作者:
暂无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文化
雕刻家
工作室
2008年
城市雕塑
工艺美术
技术学校
寿山石雕
-
描述:
包汉炎 寿山石雕刻家。1984年生于福建上杭,2000年考入福州工艺美术技术学校雕刻系,师从王铨悌、林晓东、刘东、何马等。2003年始从事城市雕塑行业,2005年跟随林靖老师做大型景观文化雕塑。2008年后,致力于寿山石雕刻工作,2011年与丘福成组建福州“山人斋”工作室。
-
让孝义面塑活起来
-
作者:
李惠男
来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民俗
中国结
文化魅力
孝义市
面塑
雕塑
俗文化
山西省
-
描述:
2月14日,我回到家乡山西省孝义市。听说"第四届年俗文化展"已经启动,于是我来到天福广场,游走在喜庆的红色里,穿行于如织的人流中,观赏地方民俗展示,体验传统文化魅力。进入"面塑·剪纸"展厅,只见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