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2775 条
-
范勃推荐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自然物象
生长空间
平衡
时代特色
艺术传统
写实主义
文化背景
艺术发展史
油画创作
-
描述:
本期推荐人、艺术家范勃被公认为中国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物画用油画语言来叙述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惑:神情冷漠,却能触动心灵;人物造型疏离,却可轻易攫取观者的目光;他的风景画以萧索写意的空寒情调转换了传统水墨的色感与精神品格。可是他在意的从来不是画什么,而是如何画的问题,是对绘画语言本身的思考。 作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他此次推荐的四位年轻艺术家正是把这一点作为自己艺术探索的主题。
-
非凡的收藏
-
作者:
奥利维埃·勒诺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收藏家
艺术界
文化交流
布鲁塞尔
重要性
瓦斯
艺术品
比利时人
作品
-
描述:
布鲁塞尔也许并不给人一种喧嚣大都市的感觉,但作为首都,又地处欧洲大陆腹地的绝佳地理位置,让它在文化交流中颇具战略重要性。布鲁塞尔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业参与者,有一大批一流的文艺机构
-
揭开岁月的陈殇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收藏家
艺术界
文化交流
布鲁塞尔
重要性
瓦斯
艺术品
比利时人
作品
-
描述:
如果说林明哲收藏了一段美术史也不为过,这段美术史中的“川派”作品具有“伤痕”和“乡土”的共性。正是这样的特点,让对“日式印象派”无感的林明哲眼前一亮,知道油画原来可以这样贴近生活。但林明哲接触到这批作品的时候,以四川美院为代表的“伤痕美术”和“乡土现实主义”已经在三次活动的推动下发展到鼎盛时期。 第一次是1979年,“文革”之后的首届全国美展“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三位四川美院在校学生的4件作品—高小华的《为什么》、《我爱油田》、程丛林的《1968年×月×日·雪》和王亥的《春》获得油画二等奖,由此揭开了“伤痕美术”的序幕(罗中立的老师王大同也是在这一年创作了《雨过天晴》这样题材轻松的经典作品)。第二次是1980年全国青年美展,罗中立的《父亲》获油画金奖,带动了当时全国美术界的“乡土写实主义”思潮。第三次是1982年和1984年,中国美术馆两次举办“四川美术学院油画赴京展”,高小华的《赶火车》、罗中立的《春蚕》、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等一大批作品亮相。从那以后,艺术家们似乎有了方向,而这几个艺术家像神话一样屹立在很多艺术学子的心里,四川美院则成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神圣学府。
-
李贵君:一幅画的蝴蝶效应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收藏家
艺术界
文化交流
布鲁塞尔
重要性
瓦斯
艺术品
比利时人
作品
-
描述:
变成北半球某个平原上刮起的一场飓风。 这是混沌学理论所描述的连锁反应——蝴蝶效应。看似离奇的效应说明了一个道理:事物的发展对一些细节因素有着极为敏感的依赖性,这些细节即便发生极小的偏差,也会造成结果的极大变化
-
当代艺术 内力大比拼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收藏家
艺术界
文化交流
布鲁塞尔
重要性
瓦斯
艺术品
比利时人
作品
-
描述:
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明显放缓,导致2012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比往年增加。 种种迹象已经在2011年秋季显露出来,且不管买的卖的如何吹捧,内部调整和缩水是必须的。 毕竟,“我们不能期待购买的作品
-
“川派”推手 与时代共舞
-
作者:
林明哲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收藏家
艺术界
文化交流
布鲁塞尔
重要性
瓦斯
艺术品
比利时人
作品
-
描述:
中国油画艺术的真正改革,可以说是从四川开始的,也是从少数几个艺术家开始的。当我们提到“川美现象”,有一个人具有举足重轻的的量,不是因为他创造了这段美术史,也不是因为他改变了这段美术史,而是因为他对这段时期的美术现象的欣赏,直接推动了它的发展。这个人是林明哲—台湾财团法人山艺术文教基金董事长。他几乎买断了中国1980年代四川美院所有艺术家的作品,并且至今还在持续收藏,当然后来关注的青年艺术家并不都是川美的。 虽说是个做地产的生意人,但林明哲也是学美术出身,应该说收藏才是他真正想做的事情,地产商这个身份以及所带来的经济保障为他收藏艺术品、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力后盾。这是大多数人投身艺术事业的起家模式,没有钱能干嘛呢?至于林明哲为什么要收藏川美艺术家的作品,为什么收藏得如此疯狂,要从1970年代的台湾说起。 趣味与市场的角逐 1976年左右的台湾,经济已经算蓬勃发展,1980年代已与新加坡、香港、韩国并称为亚洲四小龙并荣登榜首。经济有了保障,艺术发展也初露端倪,国画、油画是最早发展的艺术门类。油画在原则上并没有受到欧美国家的熏陶,主要还是受到“日式印象派”影响。印象派从法国传到日本,被称作“外光派”,用来与背景昏暗的古典油画相区分。
-
版画 艺术品消费的佳选
-
作者:
小柏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收藏家
艺术界
文化交流
布鲁塞尔
重要性
瓦斯
艺术品
比利时人
作品
-
描述:
近年来, 油画和国画在拍卖市场上不断出现的“天价”, 吸引越来越多中国收藏家与投资者的目光, 一度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这种艺术品原作积累了艺术史发展的历程, 凝聚了艺术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收藏后更有独一无二的拥有感。 也正是这些造就了原作艺术品惊人的高价和投资潜质。 不过令人咂舌的价格, 也使得艺术品原作的收藏成为少数高端人士才能追逐和独享的爱好, 随着艺术教育和艺术欣赏的普及, 更多阶层也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艺术品, 版画艺术的再度蓬勃就显得恰逢其时。
-
启动 数码时代的韩国艺术
-
作者:
宸睿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新启动
数码时代
韩国
文化传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民族性
多媒体艺术
-
描述:
“重新启动—纪念中韩建交20周年韩国当代艺术家代表中国展”于9月11日在炎黄艺术馆开幕。展览选择了韩国一线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6位摄影师和新媒体艺术家、3位油画家和1位装置艺术家的29件作品
-
北京诚轩艺术市场的收藏契机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新启动
数码时代
韩国
文化传统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西方现代主义
民族性
多媒体艺术
-
描述:
二十世纪早期油画的市场近年来持续发展,但同一画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价格表现仍较为平均。其实,大多数油画家三四十年代正值盛年的创作,往往因为战乱流离而留存无几,五六十年代因政治运动或创作锐减、停顿,或作品被毁,到七八十年代画家晚年才重拾画笔大量创作。因此一般认为,随着艺术市场的继续进步和参与者认识的深入,以稀为贵的原则加上美术史的文献价值等因素,必将导致早期油画家的盛年作品价格向上攀升。此次诚轩春拍不乏多幅早期油画家在1930年代至1960年代的力作,其中关良的《湖边》、林风眠的《风景》与朱沅芷的《湖边少女》更属首度现身拍场,尤为难得。 《湖边》是关良1957年访问德国期间的创作,被收录于多本关良画集,其中包括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画家第一本油画专辑《关良画册》,该画册仅收入五十幅画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湖边》是其中的佼佼者。 朱沅芷在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创作的《湖边少女》,是少见的这一时期具有抒情意味的暖色调作品,霓虹般的天空有早年共色主义的画风,而人物及场景丰富的细节、自然主义再略加变形的处理手法,完全体现了画家强烈而成熟的个人风格。 林风眠1960年代的作品大多由画家亲手毁于文革初期,保留下来的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