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画家和他们的巴黎艺术城
作者: 李家玮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巴黎国际艺术城   中国大陆   法国   中国艺术   中国画家   艺术家   现代艺术   布鲁诺   文化艺术  
描述: 巴黎象个规模巨大的博物馆,展示着从远古到现代、法国及世界各国艺术家闪耀光辉的风格各异的建筑、绘画与雕塑。 走在赛纳河畔、香榭里舍大街、蒙马特高地、卢孚宫广场,亲身体会巴黎人的生活,追寻大师们的生活足迹,考察产生这些不朽之作的乡土风情,任思绪游弋在如此浓重的艺术氛围中,让人流连忘返。
中国油画从哪里来
作者: 李超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秋笔法”   洋画运动   外来的移民   中国历史   中西文化交流   明清之际   中国美术   历史文化现象   中国油画   上海画坛  
描述: 中国油画从哪里来李超研究上海的历史,和上海这个城市的历史同龄。我想这是因为这座城市,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移民文化,既不同于本土文化,也不同于外来文化,但本土的移民和外来的移民却神奇地汇聚在这远东的第一都市中。可能是这个原因,历史学家断言:如果不...
油画艺术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来文化   开拓精神   艺术感染力   现代艺术   丝绸之路   反现实主义   美术史   民间文化   传统文化   中国油画  
描述: 油画艺术
孟子的美学思想及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
作者: 刘鄂培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天性”   自然哲学   儒家学派   宇宙观   充实之谓美   中国传统美学   大化流行   孟子   中国山水画  
描述: 中国传统的文字、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音乐之美,具有浓厚的东方神韵,受到世界的瞩目。中国艺术之神韵美,与中国传统的美学不可分;而美学与自然哲学又是相联的。 一、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自然哲学 在中国先秦时期,美学已具雏型,概括说有: 一是儒家学派。儒家重现实,以充实为美。孔子提出“里仁为美”(《论语·里仁》),认为邻里有仁德,即是美。孔子所说的美,是道德上完满、和谐之美。荀子则提出:“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为美也”(《荀子·功学》)。既然,“不全”“不粹”不可称之为美,则“完全”、“精粹”才是
零思碎想——旅英日记摘录
作者: 汪洋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创作   艺术风格   印象派   中西结合   当今世界   不同文化   泰晤士河   浮士绘   中国油画   民族意识  
描述: 。日本的和式木质小楼,玲珑亲切,浩气不足,正是浮士绘的蓝本。各国的自然景观,培育了各国独特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艺术。这种独特性,根深蒂固,源远流长,难于改变。不同文化一旦碰撞,将出现复杂的状念,所谓中西结合,不必简单提倡。当今世界开放,交流广泛,每个人的艺术风格,只要忠实于心灵去探索,就是正途。故国文化
靳之林的油画
作者: 靳尚谊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生活气息   中国文化   油画艺术   陕北黄土高原   生活感受   风景写生   再现与表现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描述: 靳之林的油画艺术道路,是与中国油画的发展进程同步的,并具有其浓厚的个人特色。他始终重视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生活的真实,追求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情感的表现和抒发。他在保持油画的西方语言品质的同时,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写意笔墨和深厚的中国文化涵养,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艺术
浓缩的风景——谌北新油画读感
作者: 徐君萱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的表现力   中国传统文化   《历代名画记》   意境深远   印象派   “意在笔先”   西方风景画   作品   大自然   油画  
描述: 读谌北新油画,每每会引发许多联想,画面中的山河平川、水乡渔村,或者域外风光,都生息在朝夕阴晴、风雨晦明的氤氲气象里,而在这些景物的后面,总蕴含着浓浓的情意,给你一丝温馨、一点感受,一处供感情停息、依托的境地。画面上那些闪烁着作者精神火花的笔触和色彩,那些意境深远的浓缩的风景,如诗如歌,给观者以极大的感染和无限的遐思。
深沉 凝重 纯朴 真挚——读李瑞年的油画有感
作者: 李玉昌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艺术道路   艺术风格   艺术家   民族文化   艺术语言   作品   发出光辉   油画   艺术特色  
描述: 在老一辈艺术家中,李瑞年的油画具有独特的魅力。乍一看去,他的作品似乎很普通,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效果,但仔细欣赏,就会发现在朴实无华的后面,蕴藏了供人发掘的大量的艺术宝藏。 当你走进展览大厅,在众多的展品中,开始并不觉得他的油画作品突出,然而待你转过一圈之后再回过头来仔细观看,就会觉得他的作品在渐渐发出光辉,吸引你久久不愿离去。不是欣赏所有画家的作品都能产生这种感觉的,也不是所有油画都能经得住琢磨和发掘的。前不久,在国际艺苑举办的《老艺术家写生作品展》中,有机会再次看到了李瑞年先生的油画。
读张京生油画随感
作者: 李天祥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尔的摩市   色彩美   文化参赞   油画色   马里兰大学   黑格尔   教育参赞   中国画   美术作品   中国油画  
描述: 活动的。在他访美期间,曾在陶森大学、马里兰大学及休斯顿等城市应邀举行了“张京生、王元珍美术作品展”。展览相当成功,获得美方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赞扬。中国驻美国文化参赞、教育参赞、新闻参赞等多次出席了画展招待会。美国多家
画布上的山水——洪凌油画漫评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传统山水画   油画风景   西方风景画   中国画   艺术语言   南方文化   中国山水画   中国油画   水墨山水  
描述: 看惯了通常格局的油画风景之后,也时或想到,风景画会不会在视野上、观念上、语言上发生一些变化。我不是指西方风景画自15世纪以来,从它的古典风到印象派画风及其以后的变化,而是想自中国人学会了用西方人
< 1 2 3 ... 20 21 22 ... 37 38 3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