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走在“边缘”——关于装饰雕塑专业的思考
作者: 曹国昌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动的抽象   风格的演变   表现手段   装饰绘画   装饰雕塑专业   石工工具   民间美术   美术学院   石油化学公司   装饰艺术  
描述: 五年前,我们还十分老土地讨论装饰艺术的概念,因为,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装饰艺术专业的发展是从漆画而至装饰绘画而至装饰艺术,比起很多老牌的院校,我们连老几也不算。至今,我们仍然在讨论装饰艺术,我们仍然在研究这个系统的发展,但不仅仅是界定它的概念了。 还记得,有人说如果概念不清,就会导致追求的不明确,也就无从谈及发展壮大,创造出辉煌来。然而,世界上却有许多事物是很难界定的。这往往就是边缘的事与物。在美术与设计的两个门类中,造物主偏又安放了一个装饰艺术。以
诗情空间的创造:李林琢雕塑艺术解读
作者: 徐恩存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艺术精神   文化品位   李林   历史逻辑   艺术家   当代艺术   审美趣味   作品   雕塑艺术   艺术追求  
描述: “我们为我们创作的作品应让人看出这是中国人的作品,内蕴着传统审美趣味,另外,它应是全新的,是自我的,具有个性的作品。我的经验证明,能够做到这一点,其作品往往也能为大众所接受。”
中国当代雕塑家作品选
作者: 张德峰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中国当代雕塑   启示   玛丽亚   《圣经》故事   文化差异   上帝   东方人   耶稣   大自然  
描述: 创作这些作品,也许是因为在德国“文化差异”反响在这样一个东方人身上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我受《圣经》故事中玛丽亚受上帝旨意身怀耶稣的启示,也许是那些历数万年大自然洗礼;岩石其表面那许许多多风雨磨砺的痕迹给我的印象,也
回顾与展望
作者: 王克庆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星堆   人类文明   金属铸造   文化内涵   百花齐放   原始文化   回顾与展望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百家争鸣   雕刻艺术  
描述: 历史的延伸与发展,使雕塑成为人类文明的石头编年史。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古国之一,6000年上下一脉相承,远古的岩画与雕刻在人类原始文化艺术中独树一帜。夏、商、周的雕刻艺术令世界人民震惊;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奇特的铜人与头像显示了东方艺术的成熟和金属铸造技艺的高超;宁夏贺兰山一带发掘
由“热点”问题阐发的思考
作者: 刘炳南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园林设计   规划设计   设计制图   设计创作   专业人员   雕塑家   城市雕塑   文化系统   环境美化   城市建设  
描述: 城市雕塑质量问题和雕塑市场混乱的问题是雕塑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从历史的、现实的客观概况和对我国雕塑家的发展过程及城市雕塑发展阶段的特定因素加以分析比较,不难从中得出一条很通俗的道理:城市雕塑的质量来源于雕塑家的质量;雕塑市场的繁荣取决于对雕塑事业重视和管理的程度。优秀的雕塑家和雕塑人才的提高来源于优秀的学校、高师的指导、严格的实践训练。雕塑人才的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
作者: 张昆先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意   环境设计   规划建筑   文化名人   自然环境   康有为   交响组曲   青岛   环境艺术   艺术形式  
描述: 如何使雕塑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如何使雕塑同环境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使自然环境闪烁出人文色彩,使雕塑的思想主题通过对环境的再构思得以光大,使雕塑这一单一艺术形式通过环境的辉映而收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这是雕塑界和规划建筑、园林等环境艺术界在探求、思索的课题。 社会的发展,使专业学科越分越细。信息社会使人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做为雕塑与环境统
雕塑与当代文化
作者: 王林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置艺术   分析报告   当代文化   当代艺术   样式主义   艺术成就   现代主义   雕塑家   作品   观念艺术  
描述: 和装置的关系,是当代艺术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这一问题涉及到雕塑在当代文化背景中出场的可能性。 雕塑的概念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即它总是采用某种单纯的材料(如铜、石材、木料、不锈钢等等),经过有技艺性的加工
当代中国雕塑形式语言中丑的审美化取向
作者: 柳成荫   郁献军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融   形式语言   中国文化   丑的审美   审美追求   负效应   当代中国   雕塑家   潜意识   审美化  
描述: 方面步履艰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我们雕塑的内容与形式的语言中,“丑的审美化”这条原则并没有引起相当的重视,归纳有三: 一、雕塑创作语言单一贫乏,形式手法与表现内容相悖或不能充分地协调,表现为“内容之美
1996中国雕塑论坛专家发言(摘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讨会   艺术家   美术学院   文化发展   文化艺术   雕塑家   环境艺术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工艺美术  
描述: 李绵璐(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雕塑》杂志社社长): 这次论坛是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首届《雕塑》杂志创刊大会暨研讨会上决定的,可以说是去年研讨会的继续。 此次大会收到论文40余篇,无论到会的人数和收到论文的篇数都比去年的研讨会有所增加。这说明我们雕塑界、工艺美术界、理论界更加繁荣了。 梁平波(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
作者: 何鄂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业队伍   艺术素养   艺术水平   资格证   艺术质量   文化建设   城市垃圾   雕塑家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描述: 自1982年中央领导同志对发展城市雕塑事业作了重要批示以来,我国城雕艺术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超过建国以来的任何时期,各地相继推出一批好的和比较好的作品,这是不容置疑的。 为了贯彻城乡环保部、文化部
< 1 2 3 ... 19 20 21 ... 37 38 3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