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铝的表面精饰
作者: 沈鹏   杨贵生   来源: 电镀与精饰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仪器仪表   干膜   立体感   铝阳极氧化   化学抛光   图象   过腐蚀   新工艺   操作条件   水洗  
描述: 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取得成就。现代化的仪器仪表也应有时代感,这就要求它们的造型及面板、表盘、铭牌等,美观醒目,色调舒适、图象清晰、形式多样并富有立体感。我们综合照象制版、铝阳极
隧道窑气体成分和烟气热损失的实验研究
作者: 赖福生   张忠铭   王改民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体成分   陶瓷隧道窑   气相色谱仪   测定方法   实验研究   氧化阶段   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气体分析   组分   烟气热损失  
描述: 无论在还原带、预热带前部和烟道里,其含量都很低。从预热带前部烟气的测定得知,还原气氛烟气中的CO和H_2经过氧化阶段已燃烧完全,离窑烟气中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主要来自两方面:烟气中可燃气体CH_4和固定碳粒子。
采用Fenton试剂处理废水中难降解的苯胺类化合物
作者: 王炳坤   北尾   高岭   木曾   祥秋   来源: 环境化学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FENTON试剂   苯胺类化合物   COD去除率  
描述: 种苯胺类化合物经反应后,COD去除率为70—80%,TOC去除率为60—70%;(4)苯胺类化合物的结构对COD和TOC的去除有一定影响;(5)p-甲氧基苯胺的苯胺经反应后BOD_5值可以增大,有利于
陶瓷工业煤烧隧道窑烟尘制备颗粒活性炭
作者: 周健生   来源: 大气环境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活动   上海   中国艺术   美术批评   艺术家   贝塔斯曼   艺术品   学术化   艺术氛围   对话  
描述: 陶瓷工业煤烧隧道窑烟尘制备颗粒活性炭
玲珑剔透 耐人寻味——《祖国宽恕了他》读后
作者: 张安民   来源: 新闻记者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宽恕   思想变化   新形式   通讯   立体型   描写   祖国   细读   多侧面   手工艺品  
描述: 、立体型的新形式,在报道阎大林贪污、犯罪的同时,更以饱含热情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他身在异国、迷途知返、向往祖国的感情。细读全文,使人深深地感到作者所报道的是一个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人物。通讯对阎大林思想变化的描写很细致,也很生
重庆油漆厂研制出新型建筑涂料
作者: 金雪麟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漆厂   水溶胶   微粒化   耐候性   建筑涂料   耐污性   施工温度   粘结强度   耐水性   成膜温度  
描述: 重庆油漆厂研制的浮雕涂料于1987年6月底通过了市级鉴定。这种浮雕涂料包括骨架涂料和面层涂料两种。骨架涂料采用丙烯酸酯多元共聚物加氨微粒法制造的水溶胶为基料,技术先进,在高固体含量下粘结强度高,成膜温度低(最低施
制造石膏模型的磁化水
作者: 田怡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卫生陶瓷   使用寿命   机械强度   自动化水平   自动化操作   干燥温度   成型工艺   耐腐蚀性   石膏模型   科研人员  
描述: 近几年,由于卫生陶瓷注浆和成型工艺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自动化操作生产线投入使用,对石膏模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要求提高石膏模型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所有这些因素都受石膏溶液及成型工艺的影响。苏联科研人员发现二水
聚合物浸渍混凝土装修材料
作者: 陈业明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混凝土试件   天然石材   装修材料   发展前景   纪念建筑   浸渍处理   不小于   物理化学作用   混凝土拌合物   建工学院  
描述: 利用以石材加工废料为基料的聚合物浸渍混凝土作为装修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种材料的外观模仿各种天然石材,既可用来装饰建筑物,又可用来制造各种雕塑艺术品和各种纪念建筑。这种材料的成本比天然饰面石材低得多。
从系统论角度看建筑环境与城市雕塑的关系
作者: 黄坚   来源: 建筑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古城   香草   鲜花   首都城市   园地   政治中心   平壤   花园城市   科学中心   共和国  
描述: 从系统论角度看建筑环境与城市雕塑的关系
硅酸盐建材小词典:用于建筑材料的颜料
作者: 姜柯   来源: 建筑节能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机颜料   神经系统   电磁幅射   视网膜   颜色   物理光学   硅酸盐建筑制品   人工光源   色彩   化学成分  
描述: 人们生活环境中的一切景物,在光(阳光和人工光源)的照耀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按照物理光学来说,颜色的呈现,是可见光不同波长的电磁幅射刺激人的视网膜,经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中产生的视觉反映。我们看到的大自然中的色彩是天然形成的;人工色
< 1 2 3 ... 17 18 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