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对当今城市雕塑的几点看法
作者: 李桢   来源: 大视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质   红山文化   装饰用玉   科学研究价值   文化遗址   纹饰   古玉器   出土玉器   赤峰第一期文化   新石器时代  
描述: 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推动了各地城市建设的人规模发展,有的城市也正在为达到城市国际化水准而积极努力.在这种城市大规模发展和城市国际化水准的系列规范下,城市雕塑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
浅析时代审美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影响
作者: 邹超荣   来源: 大视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质   红山文化   装饰用玉   科学研究价值   文化遗址   纹饰   古玉器   出土玉器   赤峰第一期文化   新石器时代  
描述: 现代城市雕塑的造型抽象、简洁,却反映了城市空间的主题,拥有着耐人寻味的象征意义,展现出城市人的生活理想与生活方式.时代审美意识的视觉性、评判标准多元性以及审美大众化等特点对于现代城市雕塑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罗伯特·朗,纸的雕塑轨迹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视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质   红山文化   装饰用玉   科学研究价值   文化遗址   纹饰   古玉器   出土玉器   赤峰第一期文化   新石器时代  
描述: 罗伯特·朗(Robert Lang)将数学原理与美学结合,运用于现代折纸艺术中,他的独特折纸手法让人们对折纸产生了新的认识,完成了人们认为折纸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因此锁定了其在西方艺术界大师级的地位.
刘建华:透悉转型社会的后现代雕塑家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视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质   红山文化   装饰用玉   科学研究价值   文化遗址   纹饰   古玉器   出土玉器   赤峰第一期文化   新石器时代  
描述: 刘建华:透悉转型社会的后现代雕塑家
生活如椅子:照顾好自己的先决条件
作者: 孙玉   来源: 大视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质   红山文化   装饰用玉   科学研究价值   文化遗址   纹饰   古玉器   出土玉器   赤峰第一期文化   新石器时代  
描述: 舞蹈、音乐、雕塑……或许艺术本就是相通的,冰冷的金属注入舞者的灵魂,高贵典雅之中投射出一种距离美.令人叹服的不仅是设计师的想象,还有高超的工艺运用才能细腻的表现出飘然舞姿.
论中国油画对西方油画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 张翠翠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文化   中国式的油画   承传  
描述: 随着欧美油画传入中国,以及当前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中国艺术界再次接受西方艺术的放侵。特别是中国的油画由西方传入进来,再由中国传出国门去,进入到国际市场,使得中国式油画在接受西方的心得,承传自己本民族文化精神,具有自己的特色。本文就中国的油画对西方油画的传承与发展,谈中国油画对西方油画的吸收与借鉴。
宁静致远,自然生香:张冬峰和他的油画风景
作者: 刘书麟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化   中西结合   写生   本土化  
描述: 中国风景油画作为中国油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未来的有关油画民族气派、民族风格的思考和实践有增无减,民族化本土化仍旧是不少中国油画家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课题。致力于研究中西绘画之融合的著名油画家张冬峰
简论吴冠中绘画风格的成因
作者: 贾万雄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融合   油画民族化   水墨现代化  
描述: 吴冠中的绘画最能集中反映本世纪中国艺术面貌的基本特点之一,即东西方艺术的融合.如何保持传统,又把中西文化融会贯通,即油画民族化、水墨现代化等问题是新时代美术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吴冠中绘画风格成因的研究.对以上问题会有一定的启示.
浅析青花纹饰的演变
作者: 程宇红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文化   传统   纹饰    
描述: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以白底蓝花为主要特征,色泽清新,纹饰优美。青花瓷明净、素雅,青花纹饰题材多样,形式优美,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韵味历久弥新。本文着重对有代表性的各朝代青花纹饰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追寻青花纹装饰风格的形成、演变的历程。
雕塑,不仅是雕塑的
作者: 李牧阳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化   艺术实践   中国艺术   艺术思潮   后现代主义   互渗   雕塑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我们从中难以找到所谓的主流发展道路.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也是综合的.这些原因当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缘自西方文化艺术思潮对发展中的中国艺术胚芽的不间断"灌溉".
< 1 2 3 ... 14 15 16 ... 212 213 2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