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313 条
-
《中流》诗话(11则)
-
作者:
宋垒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骆驼祥子
新民歌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自由化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诗歌
社会主义
理论联系实际
马列主义
大众化
-
描述:
《中流》诗话(11则)宋垒(一)《中流》创刊四年了。《中流》的强项是报告文学、杂文(鲁迅是将自己的文艺评论、散文都算作杂文的)以及对叛逃“精英”的无情揭露。至于《中流》上的诗歌,虽篇幅不多,亦自有特色。《中流》上,矗立起愈来愈多的先进人物的玉石雕塑,...
-
工笔重彩画与传统颜料
-
作者:
蒋采苹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用方法
化学成份
中国画家
工笔重彩画
结晶体
矿石
天青石
朱砂
颜料
日本画
-
描述:
1989年12月我参观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科时,看到日本学生们都在认真地用手指在白瓷碟中研磨,是将矿石颜料粉与胶水溶合在一起。当时我真是感慨万千,因为在中国只有极少数画家在使用矿石颜料并且懂得它们的使用方法了。日本自汉唐时从中国学去了使用矿石颜料,近两千年来始终坚持着并且有所发展。
-
谈青花装饰艺术风格
-
作者:
陈烈汉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风格的形成
装饰风格
时代特色
审美情趣
元代青花瓷器
文化艺术
装饰艺术
装饰题材
工艺美术
-
描述:
“风格”作为一种美学概念,这里是指青花装饰艺术的特征,风格的形成是其艺术成熟的标志。 “青花装饰”作为陶瓷釉下彩绘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以发色稳定的钴矿为彩料,在坯体上进行彩绘后,罩以透明青白釉,入窑用还原焰烧成。温度约1300度至1320度。烧后的纹样和青白釉协调融洽呈现幽靓明快而又沉静的青蓝色。 青花装饰艺术历史悠久。出土实物表明,青花装饰创始于唐代,形成于元代后期,繁荣昌盛于明代,衰于清代雍正以后。历经了近千年的发展史,即装饰风格更新、演变和发展的历史。 青花装饰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
-
城市雕塑期待个性化——《海》获奖后杂感
-
作者:
王中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规划设计
公共场所
城市居民
个性化
雕塑家
17世纪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建筑装饰
生存环境
-
描述:
城市雕塑的发展与人们文化生活方式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化”一词在拉丁语中的原意为“市民”或“城市居民”。由此可见,城市雕塑作为一种文化,它属于社会、属于历史、更属于大众。 从古埃及到17世纪
-
审美与景瓷审美文化市场需求初探
-
作者:
贾愚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超越性需要
现代陶瓷
文化内涵
审美意识
陶瓷文化
“有意味的形式”
审美文化形态
审美文化
市场需求
-
描述:
人是爱美的。如果说人类的进化是经由猿人—古人—新人—现代人的进化历史阶段,那么,人类社会的文明历史,无一不是在人的劳动生产及其主体审美意识的积极活动下所产生的。从考古学上得知,我们的祖先早在原始社会
-
浅谈传统陶瓷文化与民族陶瓷文化
-
作者:
傅国胜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陶瓷文化
中国
工艺美术
-
描述:
目前有些人把传统陶瓷文化与民族陶瓷文化这两个不相同的概念错误地等同起来,由此以来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一些人的陶瓷艺术创作。曾记得在一次关于陶瓷艺术的创作的讨论会上,虽然主题是要“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陶瓷艺术作品,弘扬中华民族的陶瓷文化,促进中华民族陶瓷艺术的发展。”但是有部分人一提到民族特色,马上就联想到
-
水雾化器的原理和功能
-
作者:
江诚文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胶溶体
水汽
湿交换
雾粒
微粒
饱和空气
空气中
除尘净化
水雾化器
盘边
-
描述:
本文简要叙述雾化器的工作原埋;如何产生负离子、调湿、降温、除尘净化空气等功能;以及它在民用、农业、工业中控制、美化和改善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
中国的白金针菇栽培及科研概况
-
作者:
吴中伟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金针菇
工厂化
中国
季节性
-
描述:
作者通过深入地调查和大量祥实的资料,介绍了近年来我国的白金针菇的季节性栽培的生产概况,以及有关金针菇的科研情况;并提出了当前我国食用菌生产和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漫谈汉代造型艺术中的“熊”
-
作者:
贺西林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方民族
楚文化
文化内涵
图腾崇拜
《山海经》
黄帝
熊崇拜
汉文化
造型艺术
熊图腾
-
描述:
汉代造型艺术中的动物题材相当丰富,“熊”是其中之一。面对纷繁的各种动物的表现,恐怕很少有人去注意“熊”题材的某种独特意义和文化内涵。也许我们晓得汉代艺术中有那么几件关于“熊”的作品,而殊不知这些作品
-
城雕创作杂谈
-
作者:
李维祀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神妈祖
林则徐
户外环境
城市空间文化
中国近代史
雕塑家
虎门销烟
天上圣母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
描述:
一、昂起忧思的头 《林则徐充军伊犁》 雕塑创作体会 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反倒成为林则徐的罪状:他被革职罢官、遣戍伊犁。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桩大冤案、大悲剧。腐败的清庭把林则徐从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消除了。他进入了人生逆境的谷底。
<
1
2
3
...
14
15
16
...
30
31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