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166 条
-
从徐悲鸿和林风眠看民国时期油画民族化的得失
-
作者:
石琳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融合
民族化
民国油画
-
描述:
民国时期油画渐入国内从而引起了画家理论家们对优化如何民族化的探索与讨论,徐悲鸿与林风眠便是杰出代表,一位是写实主义大师一位是传统文人写意油画共同组成了民国时期油画丰富多彩的绘画样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两者的绘画风格和背景探讨民国时期油画民族化的得失.
-
浅谈绘画作品中艺术情感的表现
-
作者:
高占国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情感表现
简化
-
描述:
俄国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 :“艺术家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情感 ,在唤起这种情感以后 ,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情感使别人也体验到这种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情感。艺术情感是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时 ,时时刻刻激动着自己、同时又渗透在作品中、感染着欣赏者的一种情感。那么对于一幅油画而言,最难以形容但同时又能让人感觉到的东西是什么?是情感,是心灵的东西。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他要做的就是提供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来丰富油画,给画面增加一些不平凡的东西,只有这样的画家,作品才会有价值,画家才会更好的发展。
-
对工笔花鸟画构图复杂化趋势的探讨
-
作者:
王虹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成观
装饰性
复杂化
-
描述:
着一幅画的成功与否。在构图的复杂化思想的影响下,使得工笔花鸟画在集成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创新。本文主要对构图复杂化?趋势产生的原因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
从《拜神的日子》与《群仙祝寿图》看中西方的色彩
-
作者:
傅超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同
色彩
中西方文化
-
描述:
《拜神的日子》是后印象时期的代表人物高更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的色彩鲜艳而不浑浊,是一种非真实性的色彩,画面既有装饰性又给人以一种神秘的氛围感,《群仙祝寿图》是相同时期清朝的画家任伯年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的设色是极鲜艳高雅的它在传统工笔重彩的前提下融入更多的色彩元素,整幅画画面色彩绚丽富丽堂皇。在对在对两幅作品的研究学习中可以看出这时期的绘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色彩是画家们寄托精神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本文通过讲述两幅作品的方式将中西方在色彩选择方面的异同之处展现出来。
-
谈雕塑与建筑的艺术共融性
-
作者:
徐林林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雕塑化
雕塑建筑化
艺术共融
-
描述:
纵观整个大环境下的发展,雕塑与建筑融为一体,甚至雕塑成为建筑的部件或是其本体。雕塑具备建筑功能,或建筑依照雕塑建造,使其形成为一种模糊的综合体。
-
“诗意”的塑造
-
作者:
李兵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诗意
雕塑
-
描述: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当代雕塑,得出新颖的结论。
-
浅议中国公共艺术中的"公共"缺失
-
作者:
侯文生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土化
公共艺术
-
描述:
公共艺术的公共艺术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广义上是指发生于公共领域的艺术,它不仅包括我们惯常所说的城市雕塑和壁画,还包括具有设计性和审美价值的公共建筑,具有群众参与性的行为表演和大型装置,以及宣传画、招贴、海报,甚至涂鸦,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风格或者流派,而是相对于"私有艺术"而言的艺术形式.这也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概念达成的基本共识.
-
从具象到抽象 吉姆·奎恩油画专家班研究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思维
山东艺术学院
理性与感性
抽象
世界文化格局
具象绘画
家班
油画
-
描述:
在当今多元互补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艺术的危机和机遇并存。为充分汲取西方具象绘画精髓,寻找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绘画途径,山东艺术学院联合美国那萨勒大学,特邀请吉姆·奎恩教授举办
-
徐永义油画作品
-
作者:
徐永义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思维
山东艺术学院
理性与感性
抽象
世界文化格局
具象绘画
家班
油画
-
描述:
徐永义油画作品
-
视觉文化视域中中国当代油画的新文人精神
-
作者:
张嫣格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文化
当代油画
新文人
精神建构
-
描述:
当代中国油画在结合当代观念的同时,更多地融入传统文化精髓和文人理念,发扬民族精神,表达了独具审美意识的新文人意象的精神诉求。在视觉文化视域下,中国当代油画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诠释,以及对当今社会的自省,在拓展了当代油画新语境的同时,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有新文人精神的油画之路。